第(1/3)頁 呈現在全國各地觀眾面前的,是有關這個基金的一些信息。 方向就像主持人說的那樣,包括但不限于劇中“李青蔓”和“梁先生”這群人的家屬跟后代,對所有因公犧牲的家屬和后人,都一視同仁。 與全國各地民政部門對接。 提供資金、物資補助、助學獎金、無息貸款等幫助。 經過“基金會”這邊團隊的審核跟核驗,直接發放到相關人賬戶。 這個初始資金就有五個億的基金會,盈利方式為金融理財、影視項目投資等。 很多人都驚訝發現,這部正在熱映的電影《潛伏》,竟然就有“地球基金會”的一筆投資! 隨著這些“證據”一一展示出來,加上背景音的各種介紹,鏡頭回到直播間。 主持人看著宋到:“只要你說出來,不僅網上很多抹黑聲音會瞬間消失,票房也會增加很多,為什么不說呢?” 宋到露出個有些靦腆的笑容,說道:“首先這件事情,國家已經在做。 我們只是盡點綿薄心意。 最多算錦上添花,沒什么可炫耀的。 其次在電影上映期間說這個,也會給人一種,你肯定是沖著票房來的。 那些罵我吃愛國飯的人會更加積極。 不過您今天不說這件事,回頭我們也會發公告進行澄清。” 知性大方的主持人頓時笑起來:“真的嗎?” 宋到點點頭:“總不能任人污蔑吧?之前不說是覺得沒必要,也不想給那些得到幫助的人帶來心理壓力。” 很多人都沒想到,宋到居然是以這個角度為出發點,考慮這件事兒。 主持人看向他的眼神充滿敬佩。 “可我覺得,這樣一部好電影,就應該有更高票房,讓更多人看到,聽到。知道有這樣一群人,曾為我們國家,為每個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默默付出過常人無法想象的代價,甚至是生命!” 宋到:“所以網上有人罵我,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把這件事公布出來,大家應該都知道,我不是吃虧的性子。” 張導、方澤熙、秦歌和趙雪全都忍不住笑起來。 主持人也笑:“被我們搶先了是嗎?” 宋到也笑起來:“不能說搶先,感謝你們幫我澄清這些事。” 主持人感慨地看著宋到:“宋老師你知道嗎,你最令人佩服的,不僅是那一身驚人的才華,更是這份默默付出的善舉。在您這個年齡能想到這些,在如今這種和平年代,真的難能可貴。” 宋到說道:“跟先輩們比起來,我做這些不算什么,其實在這點上,我覺得國家已經做得很完善了!” 主持人微笑看著宋到,不愧是出道兩年就能取得這么大成就的人。 說話做事,都太有章法了! 穩得一批。 光說周局和上面領導喜歡他,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啊? 她都想認宋到當個弟弟。 甚至想化身媒婆給他介紹女朋友。 這是一檔現場直播的節目。 也沒什么臺本。 宋到也是真的沒想過,他們居然清楚基金會的存在。 當時成立,一共就幾個經手人知道。 從來沒有外傳過。 倒不是說他未雨綢繆,早就想到這一天,而是他真的很感動干爹干媽那群人的付出。 人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沒錢的時候做好自己本分就夠了,也不用為任何事情感覺到羞恥;有錢之后,也沒必要當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財富這東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當時大圣爆賺,一家三口決定拿出五個億來做這件事。 所求的也不過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是這么簡單。 沒那么多亂七八糟想法。 至于網上那些抹黑的,你怎么做,在他們眼中都是錯的。 你活著呼吸空氣是錯的,死了污染環境也是錯的。 不能跟傻逼較真。 這檔現場直播形式的訪談節目,播出之后直接就爆了! 宋到這個“先天頭條圣體”,獨一檔的最紅頂流,上頭條簡直如同吃飯喝水那么簡單。 而這場直播的意義,也絕非“助推票房”那么簡單,真正讓很多人,從另一個維度,了解了宋到這個人。 #他在默默的做# 這個詞條迅速沖上各大平臺的頭條。 無數被《潛伏》劇情感動的網友,這一次也徹底被宋到這個人給感動到了。 “才華只是他的表象,善良才是底色!” “沒有什么好說的,從今以后,只要是跟宋到有關的事情,我都支持!” “你就算跟林菲在一起,我都不怪你了,你配得上,不對,應該是她配得上你!”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五個億,這種氣魄和胸襟有多少人能比?還有就是他的謙遜態度,真的讓人很感動。” “哥哥在強調,他做這些,不過是錦上添花,我真的太愛這樣的哥哥了!” “他說就算主持人今天不說出這件事兒,回頭也會公布,其實我不太信,一直以來,宋到真的非常低調。都說他是頂流,我就問,誰見過像他這種懶得營業,甚至抗拒營業的頂流?以他的性格,我倒是覺得,趁機更加擺爛才是真的!” “我是地球基金會的獲益者之一。 我的父親犧牲了,國家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和照顧,其實已經很好。 但在今年,我上大學的第一天,就有校領導找到我,說有個名叫地球基金會的組織,聽說我考上京大,給我發了五萬塊錢的獎學金。 我當時人都懵了,這是要做什么? 我家還可以的,我有上學的助學金,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是宋到,宋老師謝謝您! 我一定認真學習,爭取也成為梁先生那種報效祖國的大科學家。 【圖片】【圖片】” 熱搜的評論區里,有人竟然曬出拿到地球基金會獎學金的收據! 名字等一些私人信息被打碼,但是下面地球基金會的印章,卻是那樣的鮮明! 這個評論下面的帖子,迅速就有上千條。 然后這當中,至少有十幾個曬出收據的! 也就是說,這個成立沒多久的基金會,已經在真真正正的做事了! 這下,網上那些原本跳得很歡,說話特別刻薄甚至惡毒的公知與大V們,集體失聲。 不嘻嘻了。 別說這場“光速打臉”來自夏視總臺,即便是地球影業公布出來的,效果也是一樣! 吃愛國飯? 割愛國粉絲韭菜? 有什么不可以的嗎? 用得著你們一群傻逼上躥下跳的逼捐嗎? 人家做事情的時候,悄無聲息,沒有過任何的宣傳與推廣。 如果不是這次被“群起而攻之”,可能地球影業下面這個基金會,還要過很多年,才會被人慢慢發現。 或許是被拿到無息貸款創業成功的人說出來,或許是被某個拿到獎學金的孩子透露。 但人家自己,終究是沒主動去說。 還想咋地? 大量先前有點受影響,這會兒反應過來的網友也對這些人開啟了瘋狂嘲諷模式。 “怎么說,我現在就想問問,那些信誓旦旦的人,你們怎么說?” “勸人大度,逼人捐款,整天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上說別人,我很想知道,你們呢?你們又為別人,為這個社會做過什么?” “就算做過什么,也不能成為指責別人的底氣,你們沒這個資格!” “哈哈,真的笑死,被打臉了,難受不?” “沒事兒,這個群體有個最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根本不要臉!” “都說他們怎么辦,能怎么辦?當然是選擇裝死啊!等這件事情熱度過去,再悄咪咪出來繼續針砭時弊,當他們的大V。” “建議國家好好查查這群人,要么漢奸,要么國賊,說不定還有各種稅務問題!” 輿論這東西就是這樣。 任何操縱,或者試圖操縱輿論的人,總有一天會被其嚴重反噬。 就像宋到從來不肯經營飯圈兒,他非常害怕也非常反感,利用自身影響力,裹挾著大量粉絲去做任何事情。 即便是好事,也不行! 在這種資訊極度發達,人心極度浮躁的時代,越是轟轟烈烈,越可能最后一地雞毛。 隨著廈視新聞頻道這場訪談節目,《潛伏》的影響力再上一個新高度。 而因為“臺詞”都被網友說完了的著名的、年輕的、富二代影評人老貓叔叔,終于找到一條“新賽道”,發了個視頻。 …… 【之前所有人都說《潛伏》是文藝片,也有說是紀錄片、傳記片的。 它票房大火之后,又有很多人說它是一部有強大內核的“商業爽片”。 最近這段時間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那就是,它到底算什么片? 怎么火的? 又為什么火? 想了很多天,終于有點想明白。 它,其實就是一部電影。 就如同不被定義的宋到和菲揚系一樣。 沒必要非得給它去歸類。 大家看電影,故事好看就夠了。 管它什么類型,只要好看,就一定有人愿意走進影院支持。 所謂文藝、小眾、記錄、傳記、商業……等等等等的這些屬性,都是我們發明的。 是我們根據影片的一些特性,給它做的分類。 但實際上,在電影剛出現的時候,它就是通過畫面給我們講述一個完整的,或是沒那么完整的故事。 僅此而已。 《潛伏》這部片子,首先得說,宋老師的劇本寫的真好! 故事是真實的故事。 經過他的一些改編和調整,變得更有張力,更有可看性。 比如里面那些幽默的段子和梗。 在不影響劇情深度的情況下,這些所謂的商業元素,使得這樣一部故事性極強的電影,觀看起來并不覺得枯燥。 然后就是當下的觀影人群,素質更高了! 這樣說或許會有點得罪人。 好像過去看電影的人都沒素質。 其實不是的。 時代在發展,學歷普遍提升很高,這會促使認知的提升。 而認知的提升,才會導致審美的提升。 這部電影里面很多很有深度的劇情,宋到通過深入淺出,配合笑料的方式呈現出來。 有極高審美的人,能從中看出思想和深度。 沒有也沒關系,它的商業元素并不少。 甚至里面還悄咪咪植入了不少廣告,不過可能因為劇情太好了,大家都沒注意。 哈哈,也不知道對那些老國產品牌來說,是該高興呢,還是該郁悶。 其實呢,就像“大圣”一樣,我發現宋老師非常擅長寫這種既有深度又好看的故事。 小朋友可以從里面找到童真;青少年能從中感受到熱血和燃;成年人則可以透過表象,去深度思考里面的劇情邏輯,從而看到人性的復雜。 為什么過去很多電影大家不愛看? 別說走進電影院,即使放到視頻網站上,會員免費觀看,都懶得多看一眼? 正是因為這些電影的導演和編劇,他們在寫故事之前,就已經給自己做了分類! 我這是小眾電影,是文藝片,審美極高,普通人根本看不懂! 而這些片子,往往真的很難看! 感覺就像是故意的,怎么惡心怎么拍。 非要去挑戰大眾的審美。 非要給人喂屎。 作為影評人,我通常都是捏著鼻子看。 看到最后,也沒看出想要表達什么。 說到底,就是矯情且難看。 這種片子,真的,就別考慮票房了。 自娛自樂就好。】 老貓叔叔的這個迅速全網傳遞的視頻,威力究竟有多大呢? 直接讓接下來幾天票房,每天再次上浮百分之二十左右! 從三億左右的票房,提高到三億六千多萬! 所以很多時候,倒也不是說自己的東西真的好到什么地步。 “現象級”的誕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綜合到一起,合力催生出來。 這當中,“友商”的助推,同樣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沒有這群同行“友商”的襯托,就沒有老貓叔叔在這條新賽道上的發揮空間。 自然就沒有當下這種近乎變態的熱度。 宋到記得自己前世的時候,很多票房過三十億的片子,其實都有這些因素在里面。 觀眾被喂屎喂得民怨沸騰,沸反盈天。 然后突然間發現了一部很有誠意的作品,頓時就激動得熱淚盈眶。 ——總算有人能正視我們的喜好了。 這種不支持,要去支持什么? …… 韓凌最近心情非常好。 《潛伏》這部片子她一共看了三遍。 第一遍看熱鬧,第二遍根據網上那些各種分析帖子,尋找內涵,第三遍則是在有更高、更多理解的情況下,帶入到片中人物,去感悟,去追尋。 意外得到的收獲,就是她感覺自己的演技,又有所提升了! 當然不是跟趙雪學的,而是從這故事劇情當中得到了真正的頓悟。 其實作為一個電影人,她并沒有多么喜歡看電影。 是那種不想讓工作徹底占滿自己人生的人。 即便她之前主演那部票房大爆的《妖戀》,也只是在首映禮上看過一次。 但宋老師的電影,她都超喜歡! 《大圣》她看了兩遍,要不是實在沒時間了,她甚至也會三刷。 最近因為大家都在等宋到“學習”,她也跟著可以偷幾天懶。 所謂偷懶,也就是說說。 她每天都會跟宋到一起,跟張導、方澤熙他們探討倩女幽魂的劇情和每個人物的性格。 一個真正的好演員,為演好劇中人物,往往都會去深挖跟這個人物有關的一切細節。 有些甚至會寫上萬字的人物小傳。 而這,并不是最“用功”的。 影帝/影后這種級別的演員,通常會把整部劇中的所有劇情倒背如流。 所有人物性格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把劇中飾演的人物徹底演活。 電影是一種藝術,藝術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 生活可以平淡如水到沒有任何滋味。 影視劇不行。 影視劇中的人物必須具有強大張力,才能真正鮮活起來。 在這過程中,韓凌也真正見識到了宋到的勤奮與……恐怖! 前者只是令人敬佩。 不管在哪個圈子,想要出人頭地,勤奮只不過是基礎中的基礎。 后者,才真的讓韓凌動容。 都知道宋到是天才,無論音樂還是文學,亦或是書法,都是那樣的令人驚艷。 然而只有真正見識到宋到那可怕的學習速度,才能更加具象化的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天才。 最初她和張導、方澤熙,以及“樹妖姥姥”董雨跟燕赤霞的的扮演者伍泰華一起探討劇情時。 那邊電影學院請過來的兩個資深教授就在一旁教宋到各種東西。 然后偶爾,方澤熙也會過去,以“實戰派”的身份,跟宋到進行交流。 往往這種時候,他們也都會在一旁很認真地聽著。 那段時間,宋到無論理論還是實踐,其實就都挺一般的。 她當時還在心里想著:終究還是有宋老師不太擅長的事情呀! 這并未降低宋到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反倒感覺更喜歡,也更崇拜了。 如果宋到真的任何領域都沒死角,那種完美到近乎虛假的狀態,是會生出強烈距離感的。 別人她不清楚,反正她不喜歡。 結果,宋到很快用事實證明,她喜不喜歡,一點都不重要。 先是各種理論知識。 韓凌見識到了什么叫真正意義上的……過目不忘! 老師只需要講一遍,他就記住了。 這種變態的記憶能力,簡直就像她之前看過的一檔名為“最強大腦”的節目。 有種感覺:如果宋老師去參加那個節目,跟那些妖孽和變態同臺競技,未必會輸! 甚至有可能拿到最后的總冠軍。 更過分的是,宋到不僅是記憶力超群那么簡單,他的理解能力也讓人望塵莫及。 兩個電影學院的資深老教授原本估計也沒有多么看好這個才華橫溢的娛樂圈新貴。 不看好不是看不上。 而是覺得人終究不是神。 再怎么有才華,也會有短板。 肯來,一方面是錢給的足夠到位,另一方面也是跟張導的私交以及對宋到這年輕人好奇。 所以人家教得很認真,一板一眼,絲毫不馬虎。 然后。 僅僅過了一天。 兩個人就幾乎把宋到當成親傳弟子一樣看待。 教的,也不單單是那些書本上的東西。 他們之所以被稱為資深教授,絕不是只會紙上談兵,演技方面,也是真的強! 也就是年紀大了,受不了拍戲的折騰,幾乎不接戲,年輕那會兒,同樣是無數人心目中的神級老戲骨。 所以他們開始教宋到演戲。 而宋到就像是一塊巨大的吸水海綿,甭管兩人教什么,都會完完全全吸收進去。 轉頭“釋放”出來的,是讓張導驚喜,讓所有人震驚的……演技! 韓凌甚至有種感覺,如今的宋老師,就算去人藝演話劇,都應該夠格了! 也是那一刻,她甚至有點“灰心”。 這男人,真的就是完美的! 他太厲害了! 對宋到來說,也同樣感到驚喜。 終于有點理解了,為什么不止一人,說他天生應該就是吃演員這飯碗的。 不過很快,他也想明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