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海洋火種計劃-《黃金漁場》
第(1/3)頁
吸血鬼章魚被發現于100多年前,當時一艘德國科考船從4000米的水下打撈上了這種奇異的生物,船上的科學家看到這生物的表皮是黑色的而眼睛卻是紅色的,就覺得它像是海洋中的吸血鬼,于是吸血鬼章魚的名字就此出現。
后來隨著生物學進步,海洋動物分類越來越細致,就有了幽靈蛸這個學名,不過有關它的分類一直處于爭執中,現在學術界還不知道該將它歸屬于烏賊還是章魚呢。
近些年來,隨著海洋污染日益嚴重,加上溫室效應導致海水酸化加劇,很多深海中的生物受到影響——深海水質遠比淺海要更好,故而其中的生物對污染的抵御能力也越差。
這樣,當遭遇污染迫害的時候,深海生物受到的傷害更大。本來深海生物就不容易形成大規模族群,受到污染傷害,它們的數量自然變得越來越少,吸血鬼章魚就是這樣,反正科考船越來越難以見到這種活化石。
上一次科學家捕撈到吸血鬼章魚還在六年前,美國的羅勃斯號海洋研究船在太平洋仔細搜索,耗費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蒙塔那號無人潛水探測器才發現這種生命。
這些信息是桑德斯教授告訴秦時鷗的,他看著水族缸里的吸血鬼章魚愉快的說道:“該死的,這下我看羅賓森那家伙怎么再向我吹噓,我得到了一只活力十足的小家伙,這是誰都比不上的。”
羅賓森博士就是羅勃斯號海洋研究船的主持教授,也是桑德斯的老朋友和老同學,兩人時不時會進行一些比較,這次桑德斯要占傷風了。
教授的專業素養很高,他之前遺憾另外五條吸血鬼章魚消失,不是不能讓他進行科研了,而是他擔心這些小東西死在淺海,畢竟它們屬于深海生物。至于他這一只,他的試驗更多通過觀察來進行。當試驗結束,他還會將這條吸血鬼章魚送入深海中。
處理了吸血鬼章魚,秦時鷗帶著漁夫們重新下海,慢慢悠悠的將一座座海洋養殖場部署好了。只見一張張養殖網漂在水中。上方有浮球拉扯,魚苗絕對逃不出去,除非它們能學箭魚那樣跳出海面。
這些魚苗養殖場隔開后,秦時鷗將魚苗送了進去,養殖場的海底有茂盛的海藻水草和浮游生物。故而用不著使用他的魚飼料。
大秦牌魚飼料的名氣越來越響亮,環紐芬蘭漁業聯盟的漁場幾乎都得益了,他們出產的漁獲質量超出以前,即使不能進入大秦漁場,那在市場上也可以賣出比普通漁獲更高的價格,而且還供不應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