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孺子帝》
第(3/3)頁
有什么東西碰到了嘴唇,韓孺子張口咽下,過了一會他說:“這件事不要對外人說。”
“嗯。”孟娥的聲音來自角落。
“還得想個辦法斷絕這種毒藥。”
“我配了一些解藥,隨時可用,但這不是根本。”
“根本在云夢澤。”韓孺子閉眼睡去,那是他早晚要解決的問題,但不是現在。
第二天下午,喬萬夫來了。
大楚的使者有好幾撥,都比喬萬夫的官職要高得多,大單于卻偏偏選中他傳話。
大單于降低了要求:匈奴只要遼東一地,叛軍只要齊國,其它條件沒變,互通關市,每年互贈禮物若干——匈奴人的禮物只是象征性的,大楚卻要付出實實在在的大量財物。
還有一條就是和親,大楚必須交出被拐走的右賢王姬妾,并“賠償”一位公主,作為當初和談的延續,大單于也會將自己的幾個女兒、孫女嫁給皇帝,其中一位要當皇后,起碼與皇后并列。
此外的條件還有許多,匈奴人看上去真是要談判。
東海王了解皇帝的底線,一條一條地反駁與修改,原本就寫得密密麻麻的紙張,又被添上更多的蠅頭小楷。
皇帝絕不讓出一寸領土,這是底線,至于其它條件,東海王提出反對,只是為了討價還價。
喬萬夫要將大楚的回復帶給大單于,臨走前得到了皇帝的召見。
喬萬夫得到大單于的欣賞,是因為他詳細計算出了匈奴人一年的用度,草原能解決多少,又需要從大楚得到多少,一筆一筆算得清清楚楚,比匈奴人自己還要了然于胸。
他對皇帝說:“匈奴人終歸貪利,互贈禮物一條其實是大單于的底線,其它事情都有得談。”
“大楚負擔得起嗎?”
喬萬夫并非戶部官員,但他久在敖倉為官,能夠大致推算出整個大楚的產出,“現在的數額太大,酌減三到五成,大楚能夠負擔得起,但是要接連幾年風調雨順才行。”
“多在那邊打探消息,朕需要弄清楚外面究竟發生了什么,讓大單于突然放棄攻城。”
“鄧粹東征”四個字實在太簡單了,韓孺子迫切需要更詳細的信息,好決定他在這場談判中能讓步到何種程度。
“瞿先生懂一點匈奴語,一直在暗中探聽消息,明天微臣應該能帶來詳情。”
韓孺子派人送走喬萬夫。
將士之間的戰斗暫告結束,另一場戰斗才剛剛開始。(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