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回到2002當醫生》
第(2/3)頁
技術之爭,是我親眼目睹的。
書里面很多評論都是年輕時候我和同事之間的評論,從最開始胸腔鏡技術根本沒用再到后來覺得有點用,一直到現在……
我親眼目睹了N槍法、兩槍法、一槍法;目睹了胸腔鏡+小切口、三孔技術、雙孔技術、單孔技術的出現、成長。
話說2010年以后來到臨床的胸科醫生應該都不會開大刀了,一水的腔鏡,用的那叫一個熟。
技術之爭還包括很多細節,舉個例子——同樣是腔鏡手術,肺小結節到底是楔切還是直接切肺葉做淋巴結清掃。
針對肺小結節,很多醫院的技術理念落后到現在還是腔鏡切肺葉做淋巴結清掃(這句話是帝都某位大牛級別的教授說的)。
回到2002,主角必然面對類似的競爭,無論是從人事還是從技術理念。
每一個屠龍少年到最后都會變成惡龍,或許昨天積極推動胸腔鏡技術的少年滿意自己的治療方式,不再接受達芬奇機器人以及日后的新技術也說不定。
至于第三卷和以后暫且不提。
寫這本書的時候每每回想到2002,在感覺有意思的同時也覺得疏遠。已經19年過去了呢,時間過的可真快。
啰嗦這么多,說點有意思的事兒。
很多細節,只要能咨詢當事人我都會咨詢,盡量做到還原。
比如說過段時間周醫生要去領他的1.2億(我沒忘),這件事情我咨詢的是身邊一個在2005年中過500萬的朋友。
喏,我身邊真有中過500萬的朋友……算是熟人吧。
原本以為一張支票搞定,其實不是,領獎的細節倒蠻有意思的。
可能地域不同,頒獎的方式不同,但在我們這兒的確是日后書里寫的那樣。
同樣中過500萬的朋友別打,糟老頭子真是很認真的咨詢過。
盡量完善細節,讓情節變得真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