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代差么?還是天頂星人的科技? 胸腔鏡早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但絕大多數人都只是用胸腔鏡切肺大皰、治療自發性氣胸。 在胸外科術者的眼睛里,胸腔鏡屬于那種華而不實的技術,打著微創的旗號,其實呢? 呵呵。 但眼前這臺……不,這三臺手術給所有人打開了一扇角落里的窗戶。 不光打開窗戶,甚至連那堵墻都被直接踹倒,轟鳴聲震耳欲聾。 大家意識中的胸腔鏡手術是旁邊潘成還在做的那種,絕對不是醫大二院陳厚坤陳教授做的這種。 從一路用槍切開發育不完全的葉間裂,打掉肺葉;到兩槍切肺葉;再到直接干脆的一槍入魂,結束戰斗。 今兒的手術看的,像是見了鬼! 這不科學,醫學是詢證科學,從前有什么證據表明胸腔鏡手術能這么做么? 沒有,完全沒有。 見鬼,半個小時一臺切肺葉的手術,手術做的干凈利索,有人甚至懷疑連胸瓶都不用下。 整個禮堂潮水一般的議論聲全然消失,大家都被陳厚坤的手術震撼到,口干舌燥。 時間似乎凝固,但凝固的只是禮堂的時間,屏幕上的手術繼續著。 術者謹慎的沖洗了兩遍胸腔,“浪費”了一些時間,隨后關胸,手術結束。 直播設備忠實的錄制下來所有手術過程,一直到患者蘇醒,心電監護上出現的生命體征平穩,直播手術這才宣告結束。 結束的瞬間,有一個聲音出現在禮堂中,是掌聲。隨即掌聲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驚濤拍岸一般。 一百多名胸外科的醫生不顧一切的鼓掌。 為了手術? 不,就算是手術做的再怎么漂亮,醫生都比較收斂,和追星族不一樣,不會這么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能來參加學會的醫生,除了少數幾個來摸魚的之外,都是對胸腔鏡感興趣、一直琢磨微創手術能不能再進一步的醫生。 而這次學會,他們看到了一束光以及……那堵墻的倒塌。 學界的共識,胸腔鏡只是微創,但手術時間長,患者費用高昂,具體選擇什么術式要看具體情況。 可是! 今兒的后三臺手術展現出來一個完美的情況——微創、手術時間短、花費也不高。 尤其是患者創傷小,手術時間斷到讓人無法相信的程度,最是打動人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