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不關心這個。”周從文很明確的告訴張友,“張主任,我們當醫生的要純粹一點,不說干一行愛一行,也不說治病救人的大道理,但我們追求的始終都是技術進步、解除病痛。” 太年輕,技術進步那么容易?張友笑瞇瞇的看著周從文,仿佛看著年輕時候的自己。 主要的是年輕人的世界太容易理想化,想技術進步就技術進步?要是這樣的話,上下五千年每個朝代不可能只有200-300年。 歷史在不斷的輪回,大到一個朝代,小到醫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莫不如此。 看著張友的笑容,周從文淡淡說道,“張主任,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哦?”張友饒有興致的看著周從文。 “人么,精力旺盛的學習期在30歲以前。換做醫生,需要大量臨床經驗,所以成熟期在40歲以前。在那之后就很少接觸新的技術,安安穩穩的退休就可以。” 張友眉毛一挑。 周從文說的話他沒想過,但仔細一琢磨的確有道理。自己想試探周從文,可萬萬沒想到他竟然一語中的,說中自己的現狀。 “40歲左右的外科醫生當上主任后還有十幾、二十年的日子要過。像是王主任還想著以后退休返聘回來,再叱咤風云幾年。” “你那面的情況應該不存在返聘,但只要你人在主任的位置上肯定不希望有太大的挑戰。就像是猴群里的猴王,必須要占據肥美的食物與水源一樣。” “人吶,和動物還真是沒什么區別。” 張友默默聽著周從文的話,他心里有些詫異。 周從文的語氣一針見血,不像是一個年輕人應該說的。 “如果是幾十年前、幾百年前,你和現在的老主任做的沒錯,因為技術水平一直都不進步么。但現在是什么社會,不說別的光說咱們胸科手術。” 周從文掰手指頭說道。 “你師父當年開胸的時候和我們三院一樣,沒有電燒,開胸500血,是吧。” 張友點了點頭。 “電燒是好東西,也容易掌握,沒什么難的,所以普及下去根本沒阻力。但開胸后去肋呢?張主任,你在老主任退休前不去肋能不能完成手術?” “能。”張友覺得周從文像是一個怪物。 這是一名年輕醫生能想的事情么?是一名年輕醫生該知道的事情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