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祝軍坐在辦公室里,眼睛里沒有絲毫神采,他已經發呆發了很久了,久到自己都忘記了時間。 他面前的《解剖學》似乎也泛黃,不知不覺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破舊不堪。 本來祝軍在查找資料,但最近幾個月經歷的一幕一幕反復出現在眼前。 那次院內體檢,手下三名醫生檢查出來肺小結節,祝軍沒當回事,有病治病,這么點的肺小結節的手術對身經百戰的祝軍來講根本不算什么。 這輩子他治過的大腫瘤多了去了,不到1cm的小結節也算病? 但他萬萬沒想到看上去穩固的人民醫院胸外科就此崩塌。 雖然說崩塌為時尚早,但祝軍了解李慶華,他已經隱隱有了這種判斷。 先是李慶華這個“叛徒”遠走三院,自甘墮落去一家衛生所當主任。隨后袁小利他們兩人去三院做手術,相當于左右開弓,給了自己兩巴掌。 再往后就是那次莫名其妙的停電,祝軍原本以為是三院手術水平不夠所以不做淋巴結清掃。但那時候他就知道周從文的水平不僅比自己高,甚至能和912的鄧主任比肩。 他也不是故步自封,但是在做了一例肺小結節楔切手術后祝軍才意識到這種手術看著簡單,可一旦切不下來小結節該有多麻煩。 所以祝軍在那之后一直研究影像學、解剖學,想要找到黃老回頭看了一眼片子,刀片切下去不差毫厘的把小結節暴露在視野之中的那種手段。 可是一切都是無用功,研究了一段時間后祝軍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體表定位、解剖定位、影像學與解剖之間的關系簡單卻又復雜。祝軍很無奈,雖然沒說,但他身體卻很誠實的想要放棄。 自己能和黃老比么?這是祝軍每次都會想到的理由。 一看書就困,畢竟上了歲數么,祝軍如此安慰自己。 這次母親和二姨住院手術,幸虧自己還有鄧主任的電話,能把人從帝都請來,祝軍很是欣慰。要不然省內只有陳厚坤陳教授做的最多,自己該怎么辦? 袁小利和劉大成可以去三院手術,雖然相當于扇了祝軍兩巴掌,但他還能忍。 可一旦自己母親和二姨也去三院手術…… 后果不堪設想。 祝軍每一次想到這事兒心中都慶幸自己還能聯系上鄧明這尊大神。 是不是從前不外請專家的路線是錯誤的?祝軍心里想到。 和上級醫院的醫生最好要有些聯系,否則一旦遇到眼前的情況,豈不是很尷尬。 等祝軍從恍惚中醒過來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早了,他輕輕的嘆了口氣,拿起手機準備打擾鄧明鄧主任,再核對一次車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