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藤菲喜出望外。 “小周,那我真就不客氣了。” “看你說的,沒什么客氣的。”周從文笑道,“張主任那面有什么問題么?” 周從文問的比較含蓄。 “老張膽子小,而且畢竟年紀大了,前幾天我有個患者懷疑可能會出現心臟破裂,讓他來看看,結果耽誤了很久,最后人沒回來。” “死的多么?”周從文問道。 這話問的太過于直接,把藤菲問的有些不好意思。 醫生手里死太多的患者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但循環介入手術剛開始的時候、包括現在,的確很難說做的好。 “唉,怎么說呢?” “實話實說,沒事。”周從文笑道,“912,最早開展介入手術有老板護航,開展的還不錯。但是其他醫院就沒這么好的運氣了,心外水平跟不上,必然要死人的。” 藤菲心有戚戚。 “江海市人民醫院的黎主任是老三屆的畢業生。” “厲害。”藤菲贊了一句。 “16歲上大學,屬于年少得志。后來讀博士,見到介入手術的方式,回來開展這項業務。因為心內水平跟不上,所以最早幾乎是做一個死一個。” “……”藤菲嘆了口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心梗患者送進來,用藥無緩解,絕大概率是要死的。急診搭橋手術還做不了,只能試一試心臟介入手術。 可一入手就是這種難度,很難保證不死人。 “黎主任最開始做的情緒都崩潰了。”周從文淡淡說道,“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可那么多患者死在自己手上,他差點沒抑郁。” “院里支持么?” “幸虧院里支持,說盡管做,患者留在下面也是死,試一試還可能有一條活路。” …… 注:心臟介入手術剛開展的時候,聽大前浪描述,的確差點把術者弄抑郁了。反復否定自己,很多人知難而退。總之,見仁見智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