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那么回事。”苗主任很明顯對張友的話不是很感興趣,覺得有些掃興。 但技術上的事兒光是貶低是沒用的,那是客觀存在的一種事實,單純貶低別人只能降低自己的檔次,留給其他人一個自己看不懂手術、不會看病的印象。 薛主任和苗主任做的雖然不是同一種手術,但最基本、最可觀的評價還是要給的。 “我們醫院沒人能熟練完成經典的crush技術,我做過幾臺血管分叉的外科手術,但術后效果都不好。”張友小聲說道。 “這種情況還是少做外科治療。”苗主任說到外科技術的時候,表情稍微鮮活了一點,并且給了中肯的評價,“經典的crush技術是目前治療冠脈血管分叉最好的方式,T型管什么的都太復雜,還得訂制。” “不過老薛這個人不行,有點本事就翹尾巴。前段時間我手頭有一個患者要做手術,請他去我們醫院他竟然跟我擺譜,要我把患者轉到心血管醫院去。” 張友這才明白苗主任為什么對薛主任有這么大的敵意。 說話中,手術已經開始。 右側橈動脈穿刺,導絲很穩的尋找到病變血管,造影確認,隨后支架下到閉塞的主干里。 “老薛做人雖然不行,可是手術做的的確是好。”苗主任看著投影上的影像,嘆了口氣。 薛主任的手術做的很穩,他挑不出來什么毛病。 下完主支血管的支架后,薛主任不疾不徐的把分支支架同時到位,將分支支架拉入主支3-5mm時先行釋放,撤出分支支架球囊及導絲后釋放主支支架。 “手術到這步,我也能做。”苗主任小聲說道。 “哦?”張友一怔,“苗主任,您還會做介入手術呢?” “比喻,比喻。這玩意吃線,做一臺手術少活兩天,除了循環內科那群窮逼瘋子之外誰愿意去做。”苗主任道。 “之后的步驟很難么?我昨天看了一天的資料,剛才聽宮本博士也講了相關的手術步驟,接下來應該是導絲通過支架網孔進入分支后進行球囊對吻。” “導絲是點一八的,我特么就不信他一下子能過去。” 所謂點一八的導絲是指導絲直徑是0.18mm,臨床上習慣稱之為點一八。 導絲越細,能完成的操作也就越多;可與此同時,隨著導絲越來越細,對術者的技術要求就越高。 最后點一八的導絲成為臨床公認最好用的,也就成為了常規。 而血管支架網的網眼雖然比點一八的導絲寬很多,可導絲在血管里行走,要順利轉彎、克服血流障礙再從網眼里穿過去,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