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軍事科技下的腔鏡機器可以扭轉角度。”周從文一句話就把肖凱震在原地。 可以轉換角度,360°無死角! 胸腔鏡手術要是能到這種程度的話,臨床醫生的困擾將蕩然無存。 剩下的就是對局部解剖結構的熟悉程度。 這要看各人的天分以及勤勉程度。 如果周從文說的是真的,那么袖切手術也不是什么太難的問題,還有更多的術式可以開展! 周從文看著肖凱,微微一笑。 他不想跟肖凱講述未來,因為那些事情肖凱根本無法接受,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現在的學生只有上解剖課的時候才能幾人一組分到一名大體老師。 回寢室好好背解剖書,再去解剖教研室把書上寫的落在實處。 這個機會相當難得,幾乎大多數的醫學生一生只有一次。 總體來講,大體老師是比戀愛還要稀缺的存在。 一生可能會遇到很多次戀情,但一生大概率只會遇到一位大體老師。 然而等二十年后,B站上隨便就能找到詳細的局部解剖的視頻,只要想學,有大把的機會。 當然,機會并不等于一名成手的醫生光是看視頻就能脫穎而出,但最起碼降低了門檻。 至于三十年后,仿真的大體老師已經大面積出現,價錢雖然很貴,但畢竟又邁出一大步。 四十年后…… 周從文想到日新月異的科技爆發年代,想著冷戰紅利被吃光,科技積累漸漸消耗殆盡,資本卻毫無進取只想著吃存量的事兒,也有些感慨。 爆發、巔峰、延緩、衰落,這是客觀規律,重生后可以重新看一遍,周從文覺得相當有趣。 “周教授,胸腔鏡真的能這么做啊?!? “那種機器叫達芬奇機器人,等我去912之后攛掇老板進一臺?!敝軓奈男Φ溃伴_機費雖然很貴,但患者受到的損傷非常小。跟你舉個例子,你們醫院能做胰十二指腸聯合切除術么?” “能做,但術后能不能活要看命。”肖凱說了一句大實話。 “未來掌握了達芬奇機器人,用微創做手術,胰十二指腸這種大型手術術后患者都不用進icu?!? “!??!”肖凱啞然無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