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7 哭聲-《回到2002當醫生》
第(1/3)頁
不過周從文只能確定自己醫療組沒事,張友和其他帶組教授的患者并不敢保證。
他走到防火通道門口,看見一個27、8歲的姑娘頭發蓬亂,坐在臺階上低聲啜泣。額前劉海輕輕飄著,好像也在述說著自己的悲傷。
竟然是自己醫療組的患者家屬!
周從文看見人后愣了一下子,這不可能吧。
他的腦海里迅速回憶患者的情況。
患者是56歲女患,左上肺葉小結節,手術已經做完,連胸管都沒下,明天就能出院。
術后復查的結果也很理想,查房的時候患者有說有笑,不見有什么問題。
當時患者家屬坐在一邊,周從文沒仔細看她,只有一個很淡的印象,知道她是誰家的陪護,什么關系,僅此而已。
不是醫療,那應該是家庭矛盾了吧,周從文心里猜想到。
不過他并沒有因為患者病情平穩而疏漏患者家屬哭泣的隱患,因為周從文有過類似的經歷,帶來慘痛教訓。
那還是上一世的魔都,周從文收了一名肝癌伴肺部轉移的患者。
因為老板忽然生病,腫瘤大面積轉移,根本沒給周從文、鄧明以及其他人反應時間,黃老就多臟器衰竭去世。
周從文琢磨了很久,與核工業部下屬的企業一起研究帶放射線的粒子,并做植入。
這是放療的一種,與比普通放療相比定位精準,患者受線量小,雖然很難治愈腫瘤,但卻可以盡量延緩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
雖然老板去世了,但周從文還是繼續了這一研究,并且像推廣胸腔鏡一樣在全國推廣,深耕細作。
那名患者是二次入院,第一次住院已經到了終末期,經過一個療程治療后腫瘤全面縮小,精神狀態也特別好。
周從文準備再給他的肝臟種植離子,預期效果很理想。
和現在的經歷一樣,周從文看見患者的愛人在防火通道里哭。
那時候周從文并沒有特別重視這一點,認為腫瘤患者家屬承受的壓力太大,要求的太高。
治愈,這種事兒暫時還不是現有科技能達到的。
所以周從文沒有在意。
后來才患者在住院期間他的兄弟姐妹一起來魔都探望,兒子也拽著兒媳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