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被譽為世界外科之父的比爾羅特,其實他主要的方向是普外科,當然那是從現在的角度來看?!? “比爾羅特說,在心臟上做手術,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任何一個試圖進行心臟手術的人,都將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呃……”申天賜的學生愣住。 他沒接觸過這段歷史,也沒聽人八卦過。 當年的心臟手術竟然是違禁的么? “但外科之父去世不到三年,一名叫做雷恩的德國醫生在法蘭克福醫院接了一名心臟刀刺傷的患者。” “手術……應該很簡單吧?!鄙晏熨n的學生喃喃的說道。 在出國前,他就可以獨立完成心臟外傷的手術,那根本沒有任何難度! 與之相比,失血性休克更讓人頭疼。 “患者命大,9月7號送到法蘭克福醫院,9月9號雷恩醫生才給他做了手術?!? “我……”申天賜的學生無語,心臟外傷還能挺兩天么?! 那個時代可真神奇。 “雷恩在記錄里寫道——我決定進行開胸手術,發現心包內持續有血流出。 擴大心包傷口,清除了陳舊的血液和血塊,發現右心室上有一個1.5厘米的傷口……我決定縫合這個傷口。 當縫合至第三針后,出血得到了控制,脈搏心率呼吸都得到了改善……這個手術無疑證明了心臟縫合修補的可靠性。” 1.5cm,右心室,這些關鍵詞讓申天賜的學生無語。 這手術也太簡單了吧。 “在以后的十幾年中,雷恩共進行了124例心臟外科手術,手術成功率是40%,而在此之前,心臟受傷者的死亡率幾乎是100%?!?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