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人可以認為宣傳板上寫的都是夸張的描述,但韓教授卻并不這么認為。 他反復回憶世界心胸外科手術大賽傳遞回來的比賽錄像,每一個技術細節都在腦海里深深鐫刻,無法忘記。 還真是怎么夸都不過分的手術。 韓教授猶豫了一下,看眼時間。 時間還不算晚,他拿起手機開始撥打親友電話求助。 “朱老師,您沒休息呢吧。”韓教授撥通電話后很客氣的說道。 “小韓啊,有事么?”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 對方是一名老教授,已經退休,他和韓教授沒有師徒的名義,但卻有忘年之交,每每在大事點撥,兩人之間的情誼不淺。 韓教授隱約覺得今天的事兒有點不對,所以即便時間已晚,還是打通電話求教以后怎么走。 他詳略得當的把事兒說了一遍。 對面沉默了很久。 韓教授覺得有些不對勁。 最開始,他出于禮貌并沒有說話。 可是沉默的時間是那么的漫長,仿佛每一秒都是一年,讓韓教授如坐針氈。 他站起來,點了一根煙,對面還是沉默。 最后韓教授謹慎的問道,“朱老師……” “按照你說的,那面給的價錢的確是很高,一年十萬啊,連我這個老家伙的心思都有點動了。”朱老師沉聲說道。 “是不少,但我覺得這面暗流潛動,而且涉及黃老的學生周從文,他還剛拿了世界第一,一時之間有些吃不準,所以我向您請教。” “2000年開始就沒有撥款了,這事兒你知道吧。” 朱老師說了一句不相干的話,韓教授有些詫異,下意識的點頭。 但他隨即反應過來,應道,“我知道,朱老師。” “現在私營行業到處都是,這在我正值當打之年的時候,叫投機倒把。” “哈哈哈,那都是老黃歷了。” “你知道為什么沒人對醫療行業下手么?”朱老師問道。 說起這種事兒,韓教授還真就不知道。 “朱老師,我看現在電線桿子上的小廣告很多,這……也算吧。”韓教授說道,“還有一些南方的家族性質的資金進來。” “那不算,他們現在還屬于詐騙,在挖第一桶金。或許20年后資金充裕了,能建連鎖的大型醫院,但絕對不是現在。” “您請講。”韓教授雖然有些詫異,但他清楚這是朱老師畢生觀察的結論,對自己肯定有極大的幫助。 非親非故,也就是自己和朱老師投緣,他才能告訴自己真實世界是什么樣的。 要不然這些說出去有可能會給自己惹麻煩的話肯定爛在肚子里。 “醫療是一個百分百以技術為本,以人才為本的行業,人才不是錢和高收入能砸出來的,最起碼不是短時間內能砸出來的行業。” “您說得是。”韓教授應道。 “每一個大型公立醫院都有本身獨特的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 “你就這么聽,別打斷我說話。”朱老師沉聲道,“我年紀大了,很多事情你一打斷我想不起來。” “對不起,朱老師。”韓教授心中凜然,把煙掐滅,像是回到大學時期,坐在椅子上,腰板挺的筆直。 “其次醫療系統的本身還需要一個完備的、科教和人才梯隊培養的一個大實體,比如說知名醫院絕大多數都是教學醫院,是附屬醫院。” “像協和,華西,湘雅,同濟,北醫大這類的大型公立醫院都是。各省最牛逼的醫院,大多也是某某醫學院的附屬醫院。” 說到這里,朱老師的語氣微諷,“都爭著搶著叫什么醫科大學,屁用!你看人家協和,就叫協和醫學院,可人家就是響當當的第一。” “嘿嘿,朱老師您說得對。”韓教授碰了一句臭腳。 “話說回來,這些和床位多不多、條件好不好就沒什么關系。”朱老師繼續說道,聽起來似乎和韓教授的問題沒有關系,可韓教授隱約猜到了朱老師的思路。 “麻省總醫院,現在才600多張床位,你能否定人家的實力么?人家背后是誰?哈弗醫學院的附屬教學醫院,這才是底蘊,是實力。” “老了,說話太啰嗦,我簡單點。所以說決定一個醫院的根本是人,人才這一塊兒壓根比不上人家一個腳趾頭,你砸幾個億、十幾個億進去建醫院也沒有用。” 可以挖人啊,韓教授心里想到,但他沒說。 “以上這些人才、科研教育的基礎和底蘊,不光是錢能堆出來的,還需要年代和時間。” “一家家大型醫院都有自己的底蘊和底氣。華西為什么總在背后腹誹協和?還不是協和成立的時間晚一些,屬于當年教會醫院里成立的最晚的。” “哈哈哈,那倒是,不過現在華西很少這么說了。”韓教授笑道。 “協和畢竟在天子腳下,而且清末的時候洛克菲勒投資多少錢建立的協和?那筆錢放到現在,你都不敢想。” “大筆資金,百年積淀,這才有了協和。當然,還有數之不盡的牛人。林巧稚老先生,當年可是為了出門診連開國大典都拒絕的牛人。” 想到協和百年歷史,韓教授心馳神往。 “大型公立醫院……以后要叫三級甲等醫院嘍,聽起來這么不正經呢。” “朱老師,您也知道最近幾年要評級的事兒?” “我當然知道。”朱老師道,“你也屬于在頂級醫院工作的醫生,我就問你,你現在的收入少么?” “不少。” “小醫生當然少,但醫療行業屬于越老越值錢的職業,真正出成績、掙大錢,是在35-45歲之間,過了45歲基本就能知道自己這輩子可以掙多少錢了。” “咱們不說情懷,情懷也不能當飯吃。媽的!” 說著,朱老師低聲罵了一句。 “朱老師?” “最近的事兒你知道吧,羊城、帝都的事情。” “知道。” “這種宣傳口徑是要出大問題的,從前是什么?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正在今日!這是咱們民族骨子里的東西,雖然楊慎說這話的時候也有私心,但這話不錯。” 說著,朱老師的呼吸沉重了許多。 韓教授默默的聽著,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這話莫名撩動他心里的某根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