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的目光深邃而遙遠。 “沒意義,鄧主任今年有可能再往上走半步,我這也是琢磨著要是能行,未來到了912工作也好做。”周從文連忙解釋了一句。 水已經翻花,咕嘟咕嘟的冒著水泡。 餃子下進去,水花被暫時壓住。老太太拿著水瓢,里面裝著涼水,準備隨時點水。 “不爭不搶,看著不像是你這個年紀做的事兒,是不知道授勛的意義么?”老太太問道。 “師娘,我大概能知道。”周從文回答道,“但我就是名醫生,也不想往上走,思來想去還是給鄧主任更合適。” “我研究了一輩子的古文,可以說是無用。” “師娘,您可別這么說,那都是咱國家的文化瑰寶,沒有您的研究,后面的年輕人怎么能理解那么多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 老太太盯著鍋里面的餃子,似乎沒有聽到周從文的話,自顧自的說道,“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這句話出自哪里。” “老子。”周從文知道該來的總是會來,躲是躲不過去的,便老老實實、硬著頭皮回答道。 “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都有這句話,學界的認知是第四章出現的比較突兀,和光同塵還是在五十六章比較順。”老太太盯著鍋里的餃子,淡淡說道。 周從文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老子》五千馀言他倒是能背下來,但沒辦法在師娘面前顯擺。 真要是細究,怕是師娘一個問題就能讓自己啞口無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易傳·系辭傳下·第五章》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從文,你等待的是個什么時呢?” “……” 周從文聽著老太太的話,滿臉黑線。 自己藏器于身么,系統不好用,完全談不上藏器。至于待時而動更說不上,自己已經在動,還是一飛沖天的那種,師娘到底要說什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