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游走的縫衣針-《回到2002當醫生》
第(1/3)頁
楚云天回到魔都想要陪幾天父親。
ERCP技術對楚云天來講并不算難,雖然他沒有親手做過,但這種技術在梅奧早已經開展,算是一個常規檢查、治療的方式。
國內的醫療水平和梅奧沒法比,這也是意料之中的。
雖然這項技術已經問世三十多年,但國內的科技水平類似于荒漠,這也是當年楚云天說什么都不留在國內的原因之一。
看著自家老爺子笨笨的操作,楚云天開始還覺得有些好笑,但越來越肅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與夢想,自己不能把梅奧的那一套隨便套用在父親身上。
“云天,你看我的水平比你上次回來是不是進步多了。”楚院士展示了一遍自己的操作后,略有得意的和楚云天說道。
“的確。”
上一次回來,父親的操作簡直手腳不分瓣。
內鏡室的門是關閉的,除了自己,父親連護士都不讓進。
這種閉門修煉,并不是因為人多了吵雜,主要是父親不愿意讓別人看見自己最笨拙的一面。
畢竟是院士,平日里逼格極高,要是被人看見笨手笨腳的學習……除此之外,這也是老人好強的心在作祟。。
沒想到父親的進步這么快!
楚云天笑瞇瞇的看著老父親,“爸,還真別說,當年你要是干外科的話可能成就并不低。”
“說什么呢,什么叫成就并不低。”楚院士笑瞇瞇的說道,“雖然比不上黃老,但周從文那小子一定比不過我。”
楚云天知道父親是經常性的提起周從文,以免自己不敢提,墜入心魔之中。
“國內現在怎么樣?”楚云天問道。
“還行,按部就班的走唄。”楚院士道,“我閉門研究ERCP技術,其他知道的不多。”
“我來給你當助手,你再試一試。”
楚云天很隨意的閑聊著,沒什么邏輯。只有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候,他才能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
爺倆一起做,手術要比楚院士自己做順利了無數倍。
有一個好助手是真心很重要,楚院士只能再一次感慨周從文是外科出身,還特么是胸外科的,只能眼睜睜看著那塊璞玉被黃老“搶”走。
一上午做了三臺膽道支架的手術,楚院士覺得自己的水平又一次暴漲。
“歇歇,吃飯。”楚院士志得意滿。
在ERCP這一塊,楚院士知道自己已經是國內領先水平,因為其他醫院很少有設備。
現在自己盯著的并不是國內,而是要追趕世界頂級水準。
但一想到人家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就開展了ERCP技術,能不能做到真心不好說。
找機會還是要收一個眼疾手快的年輕人,自己做不動了,經驗都傳給他,讓他接著去研究、去趕超。
之前楚院士或許有些敝帚自珍的想法,畢竟培養手術獸之類的事兒在國內是不成文的規矩。
你外科做得,我ERCP就做不得?哪有這樣的道理。
但每次想到周從文,想到黃老,想到世界心胸外科手術大賽上黃老的三個學生聯手鎮壓所有評委,楚院士都會心生激蕩豪邁。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黃老從來沒說過什么,但隱約之間大勢已成。
尤其是想到黃老為了保周從文,拎著笤帚在912大院追打他的畫面,更讓楚院士哭笑不得。
換了衣服,楚院士覺得有些疲倦。
“咦?”楚云天拿出手機,忽然咦了一聲。
“怎么了云天。”
“醫院給我打了很多電話。”楚云天沖著父親晃了晃手機。
“哦?最近不是沒什么活么。”楚院士捶著自己的老腰問道。
的確是上了年紀,練習了一上午,穿鉛衣的時間并不長,但就是渾身酸疼,楚院士也感慨歲月不饒人。
新技術,還真就不是自己這個年紀應該琢磨的。
“誰知道,我問問。”楚云天開始回撥。
楚院士的英文水平只限定于搬著字典閱讀外文期刊,聽兒子用母語水準一般的美式英語聊天,楚院士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自己兒子不比周從文差,已經成材嘍。
而且他并不嬌氣、矯情,在受到了接二連三的失敗后,愈挫愈勇,已然有了成大器的品質。
等楚云天掛斷電話,楚院士問道,“有事?”
“老摩根家的那位有點事,找我回去會診。”
“會診啊。”楚院士有些失望。
畢竟兒子從前一年都未必能回來一次,今年雖然已經飛回來兩次,但他依舊很希望兒子能多在家陪陪自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