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從文閉上眼睛,感受著微導管上傳來的力量變化。 這一步原本自家老板要做,但被周從文搶了過來。 他和自家老板都知道這一步才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兩個人都想承擔最重的責任。 但周從文深知老板年紀已經大了,這種感知入微的活雖然不在話下,可對身體卻是一個難以承受之重。 自己還年輕,怎么會讓老板干這么重的活。 “我開始了。”黃老輕聲說道。 “好。”周從文簡單回答。 這是術中唯一一次交流,面對最難的一步,無論是黃老還是周從文都不能輕忽。 眼簾緩緩閉上,周從文瞬間進入心流狀態。 五官六識幾乎在一瞬間全部關閉,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雙手上。 雖然隔著無菌手套,但周從文依舊能敏銳的感知著從微導管上傳導的力量變化。。 從縫衣針的震動傳導到微導管,被周從文感知后改變微導管的位置,糾正縫衣針的角度與位置。 這種細致入微的操作要比人工制造主動脈夾層還要難。 人工制造主動脈夾層,每一步還有跡可循。 而眼前周從文面對的情況,等到影像上表現出來的時候再有反饋就已經晚了。 所以周從文要做的工作是提早判斷老板要做的事兒,意念中想到縫衣針角度、位置的改變,然后操作微導管抵消力量的變化讓縫衣針保持靜止狀態。 黃老沒有看周從文,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開始用抓捕器抓住點一八的微導絲。 他也擔心,擔心周從文能不能跟上自己的節奏。 這里一旦配合不好的話,后果就是要急診開胸。 可是被史密斯博士推進去的導絲還在、縫衣針也貼近支氣管動脈,現在的情況對開胸、止血、切肺葉來講是一個挑戰。 但這時候絕對不能降低速度。 因為自己的速度降低,周從文卻不知道,他一定會按照記憶中自己做手術的流程糾正縫衣針的角度,保證縫衣針的靜止。 而自己降速,周從文的速度卻保持正常,必然導致手術失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