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浪覺得患者肯定有問題,但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要是找周從文來看看呢? 按說這是最好的選擇,可沈浪知道輕重緩急。患者如果真的有事也就算了,造影沒事,自己只因為一個猜測就找周從文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這個只是備選項,沈浪也清楚無論是自己還是醫(yī)大二院的胸痛中心,都不可能一輩子光靠周從文一個人。 而且沈浪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做八卦一樣看過的這篇個案報道。 他看的論文、文獻比較少,畢竟英語水平就那么回事,要不是周從文堅持,沈浪才不會去看晦澀的英文期刊。 這是少數沈浪看過的文章之一。 文章里描述了一個心梗患者造影的時候沒事,但心電圖總是確定有問題。在造影好多次后才發(fā)現狹窄所在地兒,然后順利治療。 看這篇報道的時候沈浪是真心當做八卦來看,加上個案報道本身也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不當八卦看還能怎么辦。 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在胸痛中心遇到了這么棘手的患者。 沈浪盯著患者的心電圖看著,一邊和患者有一句沒一句閑聊。 患者本身有點害怕,她是知識分子,很清楚一件事——當醫(yī)生不聞不問的時候,自己肯定會生氣;可當醫(yī)生面無表情或是很忐忑的坐在自己身邊,用討好的語氣說話,那就不是生氣的事兒了,而是肯定要出大事! 三個小時后,患者經過短暫的好轉后情況急轉直下。 心電圖ST段再次被壓低,心前區(qū)疼痛明顯。 沈浪第一時間找來滕菲和張友一起看患者。 看著心電圖的波形,以及沈浪的的堅持,張友有些厭煩,但他一句廢話都沒有。 遇到難纏的患者,不躲一邊去還要迎難而上,張友覺得沈浪這孩子腦殼有包。 滕菲也有點麻爪,終于在沈浪的堅持下同意和患者家屬溝通,再做一次造影。 又過了二十五分鐘,患者被送入循環(huán)介入室。 造影很快,對于沈浪來講真就是一個檢查。雖然沒有周從文那么熟練,但超越滕菲是穩(wěn)穩(wěn)的。 可是結果依舊是那樣,50%的堵塞! 從理論上來講,這種程度的堵塞根本不會導致心電圖出現巨大的改變,也不會導致心前區(qū)疼痛如此劇烈。 看著造影,滕菲有些不高興的說道,“沈醫(yī)生,差不多了吧。” 沈浪沉默了很久。 “沈醫(yī)生?造影顯示的結果證明患者不是心梗導致的心前區(qū)疼痛。”滕菲又一次強調了這一點,“下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