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 責任-《回到2002當醫生》
第(2/3)頁
“四成。”周從文保守的說道。
黃老沒有繼續說話,腰彎的更深,緩緩的往前走。
他邁的每一步都那么艱難,步履蹣跚。
周從文也沉默下去,跟在自家老板身后,來到產科的醫生辦公室。
黃老很隨意的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似乎在閉目養神。周從文清楚老板一定是在思維里進行構建,完成虛擬手術。
這種虛擬構建相當消耗精神,最近一兩年已經很少看見老板這么做了。
畢竟自己已經“成熟”起來,老板省了很多力。
但這次不同,自己只給出40%成功率的數據,老板不惜消耗精神,開始琢磨手術。
周從文站在自家老板身后,略有魂不守舍。
老板燃燒生命的樣子以及系統的提示還在“盤”著周從文,讓他心神不寧。
產科的醫生們很快都陸續來到辦公室,產科主任看見黃老閉目養神,沒敢打擾,而是看了一眼周從文。
周從文的表情冷峻而嚴肅,產科主任心浮氣躁,知道這個患者可能兇多吉少,一陣一陣的鬧心。
“坐下吧。”黃老忽然睜開眼睛,掃了一眼辦公室里的醫生們,“大家說說看法。”
“黃老。”產科主任沒有坐下,恭敬的說道,“我也是沒辦法了,孕婦和胎兒的情況您都知道了,您看手術能做么。”
“盡量吧。”黃老道,“盡可能的保證手術成功,你們做好失敗的準備。”
黃老說的比較隱晦,但大家都清楚是什么意思。
失敗的后果將由胎兒和孕婦承擔,可這只是第一步的后果,接下來呢?
產科主任點了點頭,雖然為難,但她知道黃老要比自己更難。
八十五歲的老人家還要上臺做只和自己科室有一點點關系的手術,產科主任也心有不忍。
可這手術全國都沒人做過。
這也是912多年以來形成的路徑依賴——遇到難事,肯定要找黃老解決。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夸獎、是稱贊,更是一種責任。
“黃老,我盡量安撫患者家屬的情緒,做好孕婦的工作。”
“盡量吧。”黃老一伸手,“化驗單給我看看。”
產科主任拿著病歷夾子,交到黃老手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