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風波-《我本大明一贅婿》
第(2/3)頁
說起來這次的南下突襲是他和顧懷兩個人議定的,為防消息走漏,確實一開始沒告訴其他將領,直到出發前一天才匆匆傳下軍令,那時就有許多將領神色不對了,畢竟在他們看來如今燕軍在正面戰場還握有優勢,實在犯不著用這種搏命的方法直奔京城--就算耗下去贏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又怎樣?總好過把全副身家押在一仗上,而且贏的可能性看起來幾乎不存在。
其實說實話,朱棣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在德州時用行軍地圖拉出一條直奔京城的線,看起來都是那么驚心動魄,這一路不知道要遇到多少老冤家,多少車匪路霸,朱棣當然知道這路不好走,但也沒想到如今真的被堵在了半路,而且不好打也就算了,貌似還有了點打不過的跡象,那所謂的直撲京城現在看起來真像是口號了,怎么想怎么他娘的離譜。
但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如果后撤大軍必定軍心渙散,他又怎么敢出聲同意這些將領的話?
一直冷眼旁觀的顧懷走上一步,站在了朱棣的身側,語氣堅決:“事已至此,移營何用?此戰當有進無退!”
顧懷一開口,諸將的議論聲都小了些,要知道顧懷還是有資格說這話的,畢竟他這幾年做了多少事諸將都看在眼里,而且若只是個文弱謀士也就罷了,大老粗們當然可以不用賣面子,但顧懷既是秘諜司的主官,又是能帶兵打仗的將領,算個什么書生?這位和他們一樣,是能提刀砍人上馬沖鋒的!
朱棣回過神來,臉色恢復冷硬,但他知道自己現在絕對不能用身份和威勢強行壓下軍中的這種聲音,因為人心一散,鬼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但顧懷的出聲總算是讓他有了些許思考的時間,他想了想,有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他并沒有斥責那些要求移營的將領,也沒有出聲贊同,而是下令愿意留在此地和盛庸徐輝祖決戰的將領站到右邊,想移營渡睢河轉戰他處也就是變相撤退的站到左邊。
朱棣又打起了如意算盤,他知道人是有從眾心理的,而麾下將領也是不敢當眾違抗他的,這種類似記名投票的群體活動都是做做樣子,他相信沒人敢頂著他的目光站到左邊和他作對,而當所有人都站到右邊后,這種因為一時戰敗而產生的聲音就會消失。
但這一次他錯了,因為半數以上的將領沒怎么猶豫,就呼啦啦站到了左邊,甚至都沒能看清是誰帶的頭。
朱棣傻眼了,這下他也沒辦法了,當初東昌戰敗后都沒這么尷尬,看來孤軍深入確實讓這些將領不安到了極點,他氣極反笑:“俺不管了,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在這個主帥和將領面臨決裂,外面又敵軍環伺的艱難時刻,一直站在原地的朱能開口了。
他走到右邊,表明了支持朱棣的決心,并大聲對那些站到左邊的將領怒道:“已經到了這里,為什么不堅持下去?當年漢高祖劉邦十戰九不勝,最后不也占據天下了么?現在敵軍缺糧,士氣疲敝,又被我等拖于此地,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勝利在望,怎么能有退卻的念頭?”
聲音極大,仿佛震得營帳都抖了幾抖,站到左邊的將領都不說話,這倒未必是他們信了朱能的話,把朱棣看成了劉邦,而是因為張玉死后,朱能已經是燕軍第一大將,他雖然是個大老粗,但平素很得軍心,將領們都服他,此時跳出來和他唱反調,就相當于同時得罪了燕王和朱能,接下來還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