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等蒸汽機車返程的時候,會帶回那里已經使用蒸汽軋棉機脫籽之后的原棉。 值得一提的是。 過去一個阿奴瑪奴隸分秒不停地緊張勞動一整天,也未必能清揀一磅棉花,在整個棉紡織工業中軋棉無論如何都是一項成本很高的生產過程。 而蒸汽軋棉機也因此應運而生,而且不同于其他誕生自王國本土配套的棉紡織設備,軋棉機卻是誕生在棉花的產地新大陸。 顯然有需求才有供給,根本沒有大面積種植棉花的本土對軋棉機需求的迫切性顯然遠遠不如新大陸。 這種由“機械永生學派”設計制造的軋棉機,可以使用水力或蒸汽驅動,每天能夠清理1000磅籽棉,一個勞動力一天清揀的棉花比以前幾個月清揀的都要多。 這也造成了一個怪異的現象,明明在喬治亞和遠帆領的帶動下,新大陸本土的棉紡織工廠越來越多,但是出口到王國本土的原棉卻在短時間內翻了幾十倍。 無論如何其中受益最大的,也是同處于新大陸北方棉花帶身上的喬治亞和遠帆領,兩家侯爵甚至還因此收到了女王陛下表彰功績的親筆信。 艾文、奧麗維婭還有老岳父早就為三片領地做好了各自的產業規劃,在基礎產業全都要有的前提下,著力發展各自的特色。 布法羅:因區位優勢造就的大型貿易港;原本就排名整個聯盟之冠的傳統產業畜牧業、楓糖漿、部分水果;以及剛剛開始開發的皮貨貿易和葡萄酒。 喬治亞:軍工(鋼鐵工業)、陶瓷、棉紡織業、醫藥。 遠帆領:航運、船舶工業、以蔗糖和棉花為代表的農業、棉紡織業、大規模走私。 只要再用“濱海鐵路”將它們串聯起來形成產業互補,絕不僅僅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簡單。各殖民地的總督迫切,艾文更迫切。 “各位總督閣下,請稍安勿躁,接下來‘濱海鐵路’的建設事宜和利益劃分由我作為侯爵閣下的代表跟各位詳談。” 同樣與艾文、奧麗維婭同行,身穿正裝越來越像一位成功人士的霍金斯分開人群,在他身邊跟著的則是那位哲羅姆議長的遺孀伊迪絲夫人,身穿穿著干練的襯衣長褲,充當他的助理。 掌管著領地“長島發展銀行”這個錢袋子的霍金斯,還要通過“濱海鐵路”這條經濟動脈切身實踐一把什么叫“工農業剪刀差”。 鐵路的建立對整個法勒提斯殖民地當然是大好事,為實現經濟增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但是相對發展遲緩的各皇家殖民地和自治殖民地,對王國來說主要是原材料供應地,而遠帆領和喬治亞已經開始蒸汽工業轉型。 而當占有先進生產技術的工業地區與生產技術落后的農業交換工農業產品時,工業品價格因為附加值往往高于它本身的價值,農產品的價格往往低于它的價值,在統計圖上也呈張開的剪刀狀,也即是——工農業剪刀差。 借著鐵路的便利優勢大家必然都在增長,但是王國其他的殖民地可能增長“十”,而喬治亞和遠帆領就會增長“二十”,那個“十”里面還會有小半被后者在不知不覺中拿走。 這就是先富的本質! 雖然“濱海鐵路”沿線的一眾王國殖民地歸屬權確實不屬于艾文,但是貨物貿易等經濟活動卻是沒有邊界的。 有了蒸汽機車的助力之后,足以整合起如今全部十二個法勒提斯殖民地的力量,讓侯國率先實現騰飛。而且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其他人也不會吃虧。 雖然遠帆領、喬治亞、布法羅三片領地沒有接壤,但是在目前這種舉措下,三片領地的影響力加起來還要遠超46萬平方公里的一整片領地!艾文手中的潛勢力也由此大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