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6【跟韓二哥學的】-《大宋潑皮》
第(1/3)頁
“見過縣長!”
白虎堂里,還有幾名值差的文書,見到韓楨,立刻起身問候。
韓楨一手虛壓,示意他們坐下。
自顧自地來到首位坐下,一名文書很有眼力勁兒的沏好一杯茶,端到韓楨面前。
此人韓楨有印象,喚作何榮,算是山寨里的老人了。
“有勞了。”
韓楨微微一笑,接過茶盞。
吹了吹茶水,輕輕抿了一口,韓楨隨口問道:“如今松山村有多少人口?”
何榮答道:“回縣長,如今村中共計三千四百三十二人。”
“這么多?”
韓楨微微一愣。
難怪常知縣從山上拉不來多少逃戶,感情都跑松山嶺和小王村來了。
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這些年朝廷以及地方官員的所作所為,已經將官府的信譽徹底耗盡了。
百姓畏之如虎。
山中逃戶一見差役,只怕跑的比兔子還快。
在那些逃戶眼中,山匪流寇都比官府可信。
聞言,何榮苦笑道:“其實遠不止這么些人,但寨子實在住不下了,馬村長只能把多余的人送到縣城,讓知縣安頓。”
韓楨問道:“寨中糧食可夠吃?”
當初打下山寨時,寨中糧倉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了,好在當時趕上了夏收。
現在人口暴增了三倍,不知道先前夏收的糧食還夠不夠了。
“若是秋收能得五成,省著點吃,勉強能撐到來年。若是低于五成,就需購買糧食了。”何榮如實答道。
韓楨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只要撐到明年夏收就好了。
北宋苛捐雜稅這么嚴重,為何百姓始終沒有崩潰?
招安法是一方面,另一大功臣則是占城稻。
在沒有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時,占城稻就是產量最高的農作物。
不擇地,耐旱,哪怕是在北方貧瘠的旱地都能存活,一年一熟。
若是在雨水充沛的南方,則能達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一年三熟的糧食,關鍵產量還不低。
宋初時,全國各地每年運送到東京城的糧食,只有三百萬石。
可自從真宗時期引進占城稻之后,這個數量便暴增到了七百萬石。
等到了徽宗年間,已經來到了八百多萬石。
占城稻的出現,足足讓北宋的糧食產量,翻了近三倍。
就不說輕徭薄賦了,只要沒有那么多苛捐雜稅,百姓僅靠種田完全能吃飽穿暖,若是年景好,年底還能有一筆余錢。
一杯茶喝完,外面傳來一陣喧鬧。
緊接著,馬三狗的大嗓門響起:“吩咐廚子,將這些野豬宰了,晚上好好吃一頓。”
不多時,就見馬三狗牽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走進白虎堂。
“韓二哥?”
見到韓楨,馬三狗面色一喜。
韓楨笑問道:“怎么樣,圍獵了多少野豬?”
“十幾頭,剩下的聽到動靜,全跑深山里了。”
馬三狗說著,抄起一杯涼茶,就往嘴里灌。
小女娃瞪著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韓楨,奶聲奶氣地說道:“阿叔,你又來找爹爹頑了。”
爹爹?
韓楨一愣,不由挑了挑眉。
見狀,馬三狗訕笑一聲:“韓二哥,俺成親了。”
韓楨微微皺起眉頭:“成親這種大事,怎地不通知我?”
見他神色不悅,馬三狗趕忙解釋道:“你當時在益都忙著辦大事,怎能讓你分心。而且幼娘與俺都不想大肆操辦,連猴子他們都沒請,只拜了天地,喝了合巹酒。”
韓楨的眉頭漸漸舒展,旋即笑道:“伱小子可以嘛,上次來還是干爹,這才多久,就當上了人家的親爹。”
那女子一看就是官宦世家出生,能被馬三狗拿下,著實有點東西。
“嘿嘿,這都是跟韓二哥學的。”馬三狗摸了摸后腦,憨笑道。
“……”
韓楨頓時笑不出來了。
這狗東西,好的不學,凈學些歪門邪道!
這時,馬三狗提議道:“韓二哥,今晚留下來吃飯罷,就當補了喜酒。”
瞥了眼外面的天色,見已臨近傍晚,韓楨點頭道:“行,咱們兄弟晚上好好喝一次。”
他確實有段時間沒與馬三狗聚一聚了,而且還有事情交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