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芝蘭玉樹?愣頭青!】-《大宋潑皮》
第(2/3)頁
站在折可求的立場來看,自然沒有問題。
我折家替中原王朝看守門戶兩百余年,勞苦功高,而今天下大變,自然要為家族考慮。
但在韓楨眼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齊國之內連一個黑山寨都容不下,更別提一個割據藩鎮,一個國中國了。
折彥文只是年輕氣盛,并非是傻子,眼下金國戰敗,西京道落入齊國之手,齊國是他們折家唯一的選擇。
況且,來之前折可求千叮萬囑,讓他謙卑恭敬。
念及此處,折彥文頹然道:“罷了,等幾日就等幾日。”
……
在客棧中待了三日后,韓楨終于派人通知,要接見折彥文。
一路來到元帥府,折彥文在老九的帶領下,走進大廳。
看著韓楨的一瞬間,折彥文便不由自主地微微垂下頭。
他也算是少年英豪,能文能武,可在韓楨面前,卻生出一股自慚形穢之意。
實在是韓楨的氣勢太盛,僅僅只是端坐在那里,便霸氣四溢。
以至于,會讓人下意識忽略他的年齡。
“小民折彥文,拜見陛下。”
折彥文躬身一禮,神色恭敬。
韓楨打量了一眼折彥文,夸贊道:“都說折家這一代出了一對芝蘭玉樹,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不得不說,折彥文單看外表確實出彩,容貌俊朗,氣質絕佳。
而另一個,則是他的瞇鄭堊逯省?
折彥文自謙道:“陛下謬贊,坊間恭維之詞,當不得真。”
韓楨沉聲道:“折家鎮守邊陲,拒蠻族于門戶之外,勞苦功高,朕很是敬佩。此前一直想召汝父入京,卻被政務纏身,頗為遺憾。”
折彥文到底還是太年輕,絲毫沒有聽出韓楨的言外之意,只當是在夸贊折家,心頭不由一喜,躬身道:“多謝陛下體諒,小民不勝感激。”
若是換折可求這個老狐貍,會立即伏地請罪。
韓楨眼中閃過一絲怪異,沒想到折家竟然派來一個愣頭青。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折家這一代是真的沒人了。
折彥文這樣的愣頭青,都能成為年輕一輩的扛旗之人,說明折家其他人,只會更加不堪。
語言是一門藝術,很多時候,并非是韓楨故意要繞來繞去。
直來直去,有話就說不好么?
當然好。
但,前提是對方必須是君子,而非小人。
因為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好話,往往是不中聽的。
若對方是君子,那自然無事,可若對方是小人,往往就會因為這句話而懷恨在心,憑白為自己樹敵。
而這個世道,君子終歸是少數。
所以,把批評藏在贊揚中,把贊揚隱在批評里,實際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聰明人聽了,自然會懂,會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蠢笨之人縱然不懂話中深意,也不會心生怨恨。
剛剛來到北宋之時,韓楨其實也不懂這些,言行舉止全憑一個莽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