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匡子新巡視完船塢后,架馬回到軍營中。 還沒來得及歇息,親衛(wèi)便興匆匆的迎上來,滿臉興奮道:“將軍,王淵降了!” “啊?” 匡子新先是一愣,旋即大喜道:“果真?” “千真萬確。” 親衛(wèi)用力點點頭,指著帥帳道:“方才王淵派人送來了歸降書,如今那人就在帥帳之中。” 聞言,匡子新快步朝著帥帳走去。 走進帥帳,果然見到一名身著紅漆甲的宋軍。 匡子新問道:“伱是何人?” 宋軍答道:“俺乃王將軍麾下執(zhí)戟校尉趙前。” 校尉這個官職,在宋時極少出現(xiàn),屬于最低階的武散官。 一般多為將領(lǐng)的親衛(wèi)擔(dān)任。 金虜南下侵華時,時任鄧州張叔夜為組織義軍勤王,曾上奏:乞給降…校尉、副尉帖各三百道,許依本價召人情愿承買。 也就是說,校尉是一個平民可以花錢買的官職。 但卻沒甚人愿意買,北宋的武散官,狗都不當(dāng),更何況還是最低品階的。 有這筆錢,買個不入流的文散官不好么? 趙二時期,設(shè)立了贈官與買官兩種制度,不過好在趙二拎的清,沒有徹底昏了頭,賣出的官兒只是個名頭,沒有任何權(quán)利,也沒有俸祿,屬于流外散官,僅為滿足一些富商地主炫耀的心理,又能充實國庫,何樂而不為呢? 匡子新一伸手:“歸降書何在?” “請將軍過目。” 趙前從懷中取出歸降書,神色復(fù)雜的雙手奉上。 接過勸降書,翻看過后,匡子新掩飾不住臉上的喜色,吩咐道:“你且稍待,本將這就派人隨你一起回去。” 他怕拖下去生出變故,立即安排麾下將士,前往會稽接收王淵麾下的軍隊。 待趙前離去后,匡子新又寫了封戰(zhàn)報,與王淵的歸降書一齊交由傳令軍,八百里加急送往開封府。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