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0【貴,自然有貴的道理】-《大宋潑皮》
第(1/3)頁
“著哇!”
這番話引得林叢拍手贊同,說道:“俺后來去益都,幫韓二哥辦卓樓,店里廚子天天做鹵肉,但俺總覺得差點意思,沒當(dāng)初韓二哥煮的鮮亮。”
韓楨搖頭失笑道:“那會兒之前你們才吃過幾次肉?莫說肉了,只怕飯都沒吃飽過,驟然有了一頭野豬,能放開肚皮吃,就算是白水煮的,你們也會覺得無比美味。”
他的廚藝算不得好,但在時光與回憶這兩味調(diào)料下,變成了珍饈美食。
人這一輩子,吃過最美味可口的飯菜,永遠(yuǎn)只存在于記憶里。
谷菘勸道:“三狗哥,這次來京就別回去了,留下來罷。”
“是啊。”
猴子附和道:“留在京師,往后咱們兄弟時常聚一聚。”
“不了。”
馬三狗搖搖頭,感慨道:“京師是繁華,但到底不適合俺。在松山嶺這些年,俺已經(jīng)習(xí)慣了那邊的日子。看著松山嶺從當(dāng)初一個小山寨,一點點變成如今的鎮(zhèn)子,就像自己的孩子長大了一般。”
“臨淄是韓二哥起家的祖地,總得有人幫忙守著。況且,這兩年韓二哥大興土木,修了高速路,通了河渠,臨淄來往京師便捷,往后想你們了,俺便來與你們聚上一聚。”
韓楨點點頭:“也好。個人有個人的活法,你在臨淄待的舒心就好。”
五人一面吃酒,一面談天說地,或憶往昔,好不熱鬧。
一頓酒宴,直吃到日落西山,中途又上了不少熱菜。
接過宮女遞來的熱帕子,韓楨擦了擦臉。
就在這時,只見一旁的猴子從懷中取出一根白玉桿,約莫三寸長,小拇指粗細(xì),末端還鑲著一個紫金小鍋。
嘶!
一瞬間,韓楨的酒就醒了。
此物他怎會不認(rèn)得,分明是煙桿。
雖然樣式稍稍與后世的不同,但大體上一般無二。
韓楨不動聲色地問道:“猴子,這是何物?”
“韓二哥說這玉桿?”
猴子揚了揚手中的煙桿,面帶醉意的解釋道:“這東西喚作煙桿,用來吸食一種草藥。”
這會兒就有香煙了?
韓楨不知道中原本土有無煙草,只是隱約記得,煙草是與番薯、玉米等物一起,從美洲被帶回來的。
若真是如此,便說明已經(jīng)有人曾到過美洲,并帶回來了煙草種子。
念及此處,韓楨心下大喜,忙問道:“將草藥取給我看看。”
“喏。”
猴子這會兒喝高了,反應(yīng)明顯慢了半拍,慢慢悠悠地從懷里掏出一個錦包遞過去,打著舌頭說道:“此次出海,船上有一火兒,時常吸食此物,據(jù)說有祛濕鎮(zhèn)痛之效。這些個火兒常年出海,時日久了,會患上一種病,一到陰雨天骨頭便疼的厲害,吸食此物后,可緩解疼痛。俺見了覺得有趣,便討來試了試。”
“起初有些不習(xí)慣,后來吸食多了,倒也覺得不錯。尤其是茶余飯后來一桿,身心舒暢。”
韓楨接過錦包,打開后倒了些在手上,仔細(xì)查看。
只見手心中躺著一些黑褐色的干草碎,似乎不是煙葉。
湊在鼻尖嗅了嗅,果然沒有煙草那股子味道,而是一種淡淡的中藥味,還挺好聞的,類似一種熏香,韓楨一時間說不上名字。
確定不是煙葉,他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方才白激動了,空歡喜一場。
韓楨將錦囊遞回去,隨口問道:“這是甚么草藥?”
“俺問過隨船醫(yī)師,喚作甚蕓香草,確實是一味中藥,多生長在于兩廣、大理等地,有祛濕止咳平喘之功效。據(jù)那醫(yī)師說,兩廣大理多瘴氣,每當(dāng)瘴氣叢生時,便燃起此香,可驅(qū)散毒瘴。”
猴子一邊說著,一邊動作嫻熟的取出一小把草藥,塞進銅鍋中,隨后掏出風(fēng)磨銅火折子點燃。
嘶!
猴子深吸一口氣,美美抽上一口,旋即微微張口,吐出一捧淡淡的煙霧,神色愜意而享受。
煙霧很淡,不如煙草那般濃郁,煙味也比煙草好聞許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