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我何德何能……】-《大宋潑皮》
第(2/3)頁
要知道,王城外可還駐扎著一萬八千禁軍啊。
而天兵水師只有五千人,這才用了多久時間,便攻破了王城,占據(jù)王宮。
……
濃郁的血腥氣息,彌漫在大辰殿內(nèi)。
哀嚎聲不斷回蕩。
一些高麗官員悶頭逃跑時,死在了禁軍手中,還有一些僥幸沒死,但也在混戰(zhàn)中受了傷。
金端坐在地上,面色驚惶,任由宮中醫(yī)師為自己手臂包扎傷口。
今日發(fā)生的一切,對他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先是天使當(dāng)著眾人的面,將李資謙梟首,隨后拓俊京又狗急跳墻,率兵謀反,接著齊軍又殺入王宮……
亂,太亂了,他直到這會兒都沒徹底回過神來。
在他不遠(yuǎn)處,馬擴(kuò)已經(jīng)被紗布纏成了粽子。
他渾身上下足有十二處傷口,好在大多都是皮外傷,只有腹部的傷勢重一些,差點連腸子都被槍刃帶出來。
多虧了他是武人,體魄強(qiáng)健,可饒是如此,此刻也面色慘白,氣息虛弱。
就在這時,一名醫(yī)師從殿后走出。
見狀,李南嘉立刻迎上去,金端也顧不得包扎傷口,掙扎著站起身,問道:“王如何了?”
醫(yī)師面色悲切道:“那一箭正中心口,加之救治不及,導(dǎo)致失血過多,怕是挺不住了。”
“???”
金端驚呼一聲,搖搖欲墜。
一眾高麗官員也是面色慘白。
李南嘉瞥了眼虛弱的馬擴(kuò),沉聲問道:“金尚書,渤海王可有子嗣?”
馬擴(kuò)重傷,眼下她需主持大局。
反正基調(diào)早早便已定下,誰當(dāng)高麗國王無所謂,陛下只需要一個恭敬溫順的高麗。
聞言,金端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為難道:“有是有,可年歲太小,不足兩歲。”
畢竟王楷自己也才十八九歲,孩子能有多大?
兩歲?
李南嘉眉頭微皺,若是再大一些,五六歲的話,倒也勉強(qiáng)能扶上王位,但兩歲實在太小了,只怕還沒斷奶呢。
而且,王楷的王妃是李資謙孫女,嬪妃中還有三人是李資謙女兒。
弄不好,后宮干政,李家又會死灰復(fù)燃。
那就只能從宗室里挑一個了。
念及此處,李南嘉又問:“渤海王可有兄弟?”
金端不敢隱瞞,如實答道:“先王有四子,長子覺觀為淑妃崔氏所生,如今任玄化寺僧統(tǒng)。三子之印為宮人殷氏所生,任法泉寺住持,四子早夭。”
佛教早在前秦苻堅之時,便已傳入高句麗。
在高句麗落地生根后,發(fā)展迅猛,很快便傳到了新羅、百濟(jì)。
因太祖王建崇信佛教,所以王氏高麗崇佛之風(fēng)盛行,且僧人地位極高,而各個寺廟的主持或僧統(tǒng),都是由宗室子弟擔(dān)任。
在高麗,寺廟的斂財能力,當(dāng)屬第一。
乃是王室的主要收入,交給旁人怎會放心?
當(dāng)年王建追隨的后高句麗君王弓裔,早年間也是曾出家為僧,法名善宗,自號彌勒降世,普渡眾生。
嗯,又是彌勒教……
都他娘的傳到高麗去了,也不難怪中原帝王對彌勒教如此警惕。
李南嘉正欲開口,就見麾下營長快步走進(jìn)大殿:“都帥,王啟求見?!?
王啟?
李南嘉忽地雙眼一亮,此人倒是個不錯的人選,有小智而無大勇,往后也便于控制。
她轉(zhuǎn)頭看向馬擴(kuò),征詢意見,馬擴(kuò)虛弱地點了點頭,算是認(rèn)可了她的想法。
李南嘉吩咐道:“讓他入殿。”
“得令?!?
待麾下營長離去,李南嘉看向金端等人,用清冷的聲調(diào)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渤海王性命垂危,子嗣又尚且年幼,無法擔(dān)此大任,只能在宗室中擇一賢明之人主持大局。本都帥對高麗并不相熟,諸位可有舉薦人選?”
話音落下,一眾高麗官員神色各異。
李資謙死了,拓俊京也死了,國君王楷也快了,眼下正是擁立新國君的好時機(jī)。
憑著擁戴之功,升官進(jìn)爵不成問題。
一時間,眾人七嘴八舌。
“覺觀殿下為人仁孝,品性謙虛,可為國君?!?
“不妥,覺觀殿下患有眼疾,處理政務(wù)恐有不逮。”
“武靈郡王素有賢名,寬和仁愛……”
“武陵郡王乃旁系,于法理不合,不妥不妥?!?
“……”
一眾高麗官員爭的面紅耳赤,金端等朝堂重臣,卻一言不發(f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