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7【鏟除奸佞,重振朝綱】-《大宋潑皮》
第(3/3)頁
“哈依!”
橘竹康應道,表現的格外乖巧。
戰俘之事處理完后,寅先生邁步來到孫志的篝火旁。
不待他開口,孫志便笑道:“好手段!”
“拾人牙慧罷了,上不得臺面。”
寅先生順勢坐下,說道:“眼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待生擒鳥羽,便能從內部分化瓦解倭國,使其無法擰成一股繩,戰后統治管轄能省不少心。”
倭國不管怎么說,也有五六百萬人口,殺是殺不光的,且人都殺光了,誰幫他們種地挖礦?
五六百萬人口,可上戰場的成年男丁,往少了說都能湊出六七十萬。
而倭國又孤懸海外,距離中原最近的山東,亦有一個月的航程,統治成本極高。
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陷入倭國人復仇的汪洋大海之中。
正面交戰倭國人或許不敢,但架不住小規模襲擾。
后世明朝就是被這么趕出交趾的。
一味的武力鎮壓,徹底激發交趾人的復仇心,從而產生民族凝聚力,小規模襲擾從未斷過,明朝軍隊一來,交趾人就鉆進雨林中躲起來,等明軍走了再出來繼續襲擾,這使得明朝統治交趾的成本劇增,商賈與漢民苦不堪言。
孫志點了點,壓低聲音道:“我有個想法。”
“甚么想法?”
寅先生眉頭一挑。
“我已問過橘竹康,平安京雖為京都,可駐軍并不多,只有千余人,算上藤原氏等四姓權貴的家奴武士,也不過五六千人而已。今夜倭國奇襲我等,幾乎是傾巢而出,逃回去不足一半。”
孫志神色自信道:“也就是說,此時平安京的守軍不過兩三千人,且都是殘兵敗將,士氣低下。我打算先下手為強,連夜派人去海港,把剩余水師以及火炮調過來,奇襲平安京,將倭國君臣一鍋端了!”
寅先生微微皺眉,沉吟道:“這……是否太過冒進了,畢竟我們只有二千人。平安京守軍雖少,可百姓卻不少,若倭國發動百姓,瞬間便可拉起一支數萬人的民兵。”
“呵。”
孫志不屑一笑,解釋道:“就倭國軍械的存量,如何能在短時間內拉起一支數萬人的民兵。即便拉起來,也是烏合之眾罷了,連武士面對火器都這般,更遑論百姓,只需以迅雷之勢轟開城門,百姓自會潰散。”
聞言,寅先生陷入沉思。
見他猶豫不定,孫志勸道:“機會難得啊,回海港等都帥率大軍前來確實穩妥,可如此一來,倭國便有了準備的時間,萬一倭國君臣趁機逃走呢?”
權衡一番利弊后,寅先生說道:“領軍打仗并非吾之職責,你看著辦罷。”
“好!”
孫志面色大喜,當即叫來親衛,命他攜帶三騎,快馬加鞭趕去兵庫津海港傳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