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4【假鈔】-《大宋潑皮》
第(2/3)頁
晁沖之輕笑道:“如此,晚輩便孟浪一回。”
“請!”
楊時伸手示意。
見狀,廣場上旁聽之人神色一凜,紛紛豎起耳朵。
兩位大儒論道,他們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字。
晁沖之顯然早有準備,張口便道:“今放民于權利,罷鹽鐵以資暴強,遂其貪心,眾邪群聚,私門成黨,則強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龜山先生以為,然否?”
嘩!
此話一出,整個廣場之上頓時爆發出一陣嘩然。
就連楊時都微微一愣,面露錯愕。
實在是沒想到晁沖之一出手就是王炸,《鹽鐵論》!
《鹽鐵論》一直是潛藏在儒生心底的痛,雖然千年來,楊雄、司馬光等大儒都曾駁斥桑弘羊三問,但卻都是顧左右而言他,無法實質性的回答這三個問題。
今日,晁沖之作為儒家一員,卻用桑弘羊三問來為難楊時,這讓在場不少讀書人心生不滿,怒而視之。
楊時陷入沉默,皺眉思索。
其實別看鹽鐵會議持續了半年,桑弘羊與儒生們也辯論了半年,但其實核心根本,只有三個問題。
其一,國家運轉需要巨額的財政開支,光靠農業稅根本不夠,如果不執行這些制度,問錢從哪里來?
其二,一旦遇到戰爭、災荒等緊急事務,國庫卻空空如也,怎么辦?
第三,如果中央在財政等各個方面不對地方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一旦地方勢力膨脹起兵造反,怎么辦?
若將這三句話總結凝練,可以濃縮成一句話。
國富才能民強,還是民強才能國富?
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卻困擾了后世足足兩千年,歷朝歷代都在尋找解決之法,卻都不得其解,也都亡于此。
盛唐走富民路線,藏富于民,導致弱干強枝,亡于藩鎮叛亂。
趙宋走強國路線,舉一國之力,供養一城,看似亡于外敵,實則亡于民變。
因為就算沒有金國入侵,趙宋最終也會在一波又一波的農民起義中崩潰。
……
垂拱殿內,韓楨端坐于御案后方,饒有興趣的打量著手中的青錢。
本來,他今日是打算去旁聽大禮儀的,結果卻被一則奏疏打亂了計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