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0【階級矛盾】-《大宋潑皮》
第(1/3)頁
見橘竹康并未停下,這讓僧兵首領大怒:“八嘎,我讓你速速下馬跪下,聽見了么?”
唰!
回應他的,是一道寒芒。
居合拔刀時快如閃電,講究的就是一擊必殺,借著戰馬沖鋒的威勢,這一刀又快又猛。
夕陽下,一顆人頭沖天而起。
溫熱的血霧噴灑在橘竹康的臉上,讓他看起來格外猙獰。
在他的鼓舞下,武士們一個個嘶吼著殺向僧兵。
這些武士早就對僧兵積怨已久,他們在外征戰,保家衛國,而這些僧兵卻在寺廟里好吃好喝,作威作福。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倒也罷了。
可他們拼死拼活的為國征戰,面對僧兵時卻需畢恭畢敬的跪拜,若是跪慢了,便會遭受喝罵,甚至是劈頭蓋臉的一頓毒打。
如此不公的待遇,但凡是個有血氣的男兒都無法忍受。
這些武士將多年的怒火,在這一刻徹底爆發了。
“殺!”
數百倭國武士,在兩名齊國水師監軍的指揮下,發瘋似的殺向倭國君臣。
這一幕頗有些荒唐,甚至是魔幻,但在歷史長河中卻并不罕見。
所謂民族大義,在階級矛盾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歷史上,似這等魔幻的場面比比皆是。
明初草原決戰之時,王保保麾下乃是漢人世候的重甲步兵,而另一邊的徐達麾下,則是清一水兒的蒙古騎兵。
離譜嗎?
還有更離譜的,比如正藍旗與遼東索倫部反清復明。
又比如忽必烈帶著漢軍橫掃草原,火燒蒙古王廷。
再比如元末時期,蒙古軍戶爭先恐后的加入義軍,推翻元朝……
武士雖然是個新興的階層,可從誕生之初,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上不上,下不下,卡在了賤民與權貴之間,干著最臟最累最危險的活兒,卻始終無法得到升遷。
關鍵武士不是胥吏,有刀有甲有糧,還有一身武藝,被壓迫久了,起義是遲早的事情。
事實上,在原時空里,三十年后倭國便爆發了著名的保元之亂和平治之亂。
各地武士紛紛揭竿而起,倭國陷入混戰。
最終,武士集團獲得勝利,天皇徹底淪為傀儡,倭國也由權貴的攝關政治進入武士統治的幕府政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