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1【因禍得福】-《大宋潑皮》
第(2/3)頁
見到這一幕,攤主兒有些發愣。
這番吃相,比之逃荒的難民也不逞多讓,而且對方面容枯槁,渾身上下散發著若隱若無的臭味。
若非對方身著嶄新的官袍,他都以為是乞兒。
“相公慢些吃,莫要燙著了。”
攤主殷勤的端來一碗涼水。
“再來一碗。”
張俊吸溜著湯餅,悶聲道。
攤主這才發現,碗中的湯餅竟然不知不覺間已經見底了。
“哎哎,好!”
攤主回過神,暗自嘀咕一聲,繼續開始煮湯餅。
就在這時,一陣敲鑼打鼓聲傳來。
張俊端起碗,小口喝著面湯,轉頭看去,只見一隊迎親隊伍從街道盡頭走來。
迎親隊伍排場極大,兩名壯漢各拎著一個袋子,不斷抓起銅錢,向兩旁圍觀的百姓撒去。
百姓立即哄搶,甭管搶沒搶到,都會笑著道喜。
隊伍很快來到張俊面前,新郎官騎在高頭大馬上,身著一襲紅袍,耳邊別著一朵碗口大的牡丹花,遮住了大半面容。
張俊匆匆一瞥,只覺此人面熟。
迎親隊伍浩浩蕩蕩,足足連綿三里。
等待湯餅的間隙,張俊隨口問道:“誰人成親,排場竟這般大。”
“相公不知?”
那攤主面露詫異,旋即恍然道:“相公應當是外地來京述職的,今日成親的乃是劉都帥。”
劉都帥?
哦,劉仲武家的幼子,幾年前在山東平叛時,還與對方在戰場上交過手。
攤主賣弄道:“莫看劉都帥只是四品武官,可人家是從龍之臣,隨官家起于微末,一路從山東打出來的,與方小娘子的婚事也是陛下欽點,圣眷正隆。況且,劉都帥的舅舅是如今當朝首輔,排場豈能小了。”
張俊點點頭,并未說話。
換作以前,他定會羨慕,但此刻心中卻很平靜。
他乃武人,功名馬上取,富貴刀下搏,羨慕有何用?
……
張俊此人有能力,只不過先前性情桀驁,囂張跋扈。
經過方七佛這一遭,又在大獄中歷經磨難,反而因禍得福。
韓楨打算將他丟到河湟,與楊沂中一起經略隴右,為以后攻打西夏做準備。
絲綢之路已經斷了太久太久,是時候重新打通了。
他的一系列動作,李乾順都看在眼中,可除了著急之外,卻沒有絲毫辦法。
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從來都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沒有想象中的陰謀詭計,比的乃是經濟、人口、軍事以及科技,至于外交,只不過是這些的延伸而已。
西夏在面對齊國時,以上這些統統遭受碾壓。
論人口,僅僅是汴京城里的常住人口,都快趕上西夏人口一半了。
比軍事,拋開火器火炮不論,青州鐵騎的大名,如今誰不怵?
至于經濟、農業、科技等等,就更加不用提了。
這種情況之下,李乾順能怎么辦?
但凡有一點辦法,他都不會對高慶裔使用離間計。
別看齊國如今并未動手,可西夏已經被徹底鎖死,僅靠著那片貧瘠的土地,外加幾百萬的人口,任由李乾順怎么折騰,都翻不起水花來。
事實上,當年李元昊沒有沖進關中,就注定了西夏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以前嘛,背靠遼國這個大哥,左右逢源,每到危機時刻,便向大哥遼國求救,如此才能熬到現在。
金國取遼代之后,又立馬向金國稱臣納貢。
可今時不同往日了,金國失去了西京道和上京道,偏居一隅,耶律大石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再沒有人能幫到西夏。
而西夏需要獨自面對比之趙宋強盛數倍的齊國,這份壓力,如一座山岳,重重壓在西夏朝堂每個人的心頭。
陽謀自古無解,要么就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大敗齊軍,唯有如此,西夏才有一線生機。
出了大理寺,韓楨在城中閑逛了一陣。
劉昌小聲提醒道:“陛下,喜宴快開了。”
“嗯,走罷。”
韓楨點點頭,騎上馬朝劉锜府邸行去。
今日是劉锜大婚之日,盡快這廝干了混賬事,可不管怎樣,他都要去坐一坐。
……
劉锜在京師的府邸是韓楨賞賜的,上一任主人白時中。
盡管比不得潘、曹、高、郭幾家老牌勛貴,以及蔡京等人的府邸,但也是頂好的了。
府邸與樊樓僅三街之隔,四進四出的府邸,亭臺樓閣、假山水榭應有盡有,北院還有一個占地極大的人工湖,種滿了荷花。
此時,劉府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前來祝賀的官員數不勝數,院落里坐滿了人。
謝鼎本就是親娘舅,又是內閣首輔,當仁不讓的坐在主位上陪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