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03章 歲月如歌(大結局)-《一世富貴》


    第(3/3)頁

    道德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山海世界,如果為真,則山與海與這個世界對不上。人會迷失自己且不論,真地拱出一個世界來,到處天災,這種后果根本不敢想。

    當然,還有另一個解釋,讓徐平既無奈,又沉重。

    人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自然也在認識人類,適應人類。也就是說,自然同樣是有靈的。人與自然本來就是生命的兩面,在這個世界互相學習,一起成長,當最后天人合一的時候,才一切成真。在那一刻,徐平感受到了秀秀,那個小時候與自己一起看著天上的星星,憧憬著未來,說著些不著邊際的話,對自己有些好奇又親切的小女孩。那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好奇的孩子,向自己打開,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成了真。

    人在探索自然,試著用一個道理來描述自然。而自然也在學人,學著怎么做人。從哪里學?從人的心里去學。不管是人身之外的自然,還是人身內的靈魂,本來就包括著兩部分。這兩部分合起來,才是完整的人本身,合起來的那一塊,才是人真正的成長。

    輪回、時空、科學,諸般種種,都能包容進這一個可能里面。有這一個可能在,徐平就必須放下自己的一切雜念,凝聚世間人心。人與自然,一起成長,等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到來。小康、大同,本來只是一個漫長的等待,從天地初生起的一個約定。

    到底是不是這樣?徐平并不知道,他只能把一切思想分岐,收到最大的那一個可能里面,留下人類最大能夠認同的共識。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人事。人類所認識到的自然,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因為自然本來就在根據人的認識適應著人。

    古書、古史、古經,真地已經很多都跟眼前的世界對不上了,無法從經史之中去確認世界的真面目,徐平也只有等待。他要給這世界八個字,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地名,有多種解釋,因為重名的地方太多了。不說別的,大宋與契丹重名的州郡就有不少。至于小村小鎮,小山小河,天下間就更加無數。滄海桑田,城市可以成為荒野,漁村可以成為都會,最早的山海經是記載哪里,甚至根本記的就是另外一個世界,或者是兩個世界的交匯,已經難以確認。那就只好先放在那里,把世間的人事做好再說其他。人心正了,世界自然就會正。

    人最怕的就是口含天憲,自以為是。我認為是這樣,一定是這樣,不是這樣那也要是這樣。把經史改掉滅掉,原先的世界也就從此遠去,一切面目全非。如果,真地是人本有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互相學習,互相成長,能夠虛實變幻,人心之妄害處不可想象。

    前世的時候,有一部描寫這個時代的名著《水滸傳》,里面的好漢一進酒店,動不動就要切幾斤牛肉來下酒。有專家就分析,這說明了好漢們的反抗精神。這種說法流傳非常廣,很多人都覺得講得非常好,顯示了學者的睿智。其實宋朝以后的物價并不難查到,直到徐平出生的年代,牛肉和羊肉的價格才剛剛超過了豬肉,新中國的前三十年牛肉價格也是最便宜的。道理其實簡單,禁殺耕牛,市面上能買到的牛肉多是老死病死的牛肉,味道自然不敢恭維,本來就是窮人的食物。新中國的管制力度,更加不要想有多少違法出售的牛肉,價格放開了,牛肉才能慢慢漲到作為正常肉食,與羊肉相比的程度。而以古代的生產條件和牛羊及豬的品種,豬的生產成本是高于牛和羊的,豬肉其實在歷史上絕大部分的時間段,都是一種奢侈的肉品。不要說是宋朝的生產條件,就是徐平前世,真正養中國傳統的豬品種,用傳統的飼養辦法,肉價也不會顯著低于牛羊肉,大多數時候是更高的。這并不需要查閱復雜的資料,只要有求真務實的求學精神,而不自以為是,口含天憲,黨同伐異,這個結論就擺在你的眼皮底下。在學術上求嘩眾取寵,立異以為高,結果就是把歷史改得面目全非,后人根本就搞不清從前的世界是個什么樣子的。宋朝皇宮多用羊肉,學者說這說明了統治者的奢侈,竟成真言,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中國白酒有獨特的生產工藝,隨便查一本教材,都會告訴你固體發酵、固體蒸餾的才是白酒工藝。工藝是道理,蒸餾用具是器,白酒是用,最簡單的理、器、用的關系,理是核心。一種獨特的工藝已經說明了最核心的部分,沒有工藝,器說明不了問題,白酒之用更加無從談起。幾乎是戳著眼眶,還會在學術界爭論不休白酒是不是從西方學來的,考古查資料研究中國人是不是學了西方的蒸餾器才發明了白酒。

    人心就是這樣,不要以為假作不了真,以假亂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不過十年,最早發明好漢們吃牛肉說明反抗精神的人,其實曾經歷過豬肉價格高過牛羊肉的時代,但并不妨礙他們把自己想出來的事實,變成了人心中的真實。白酒工藝寫在教材里,并不能解決歷史學界,苦苦研究中國白酒是自己發展的,還是外來的這個問題。如果千年百年,后人從經和史中認識的世界,其實已經完全不是前人所經歷過的。鑒古而知今,從這樣的古里能夠借鑒到多少,恐怕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經為心路,史官記實,本來只是客觀的描述世界。當失去了本來意義,他們里面的財富又剩下多少呢?如果說史官太久遠,用徐平前世的記者學者來作比,就更加清楚。學者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自己探索出來多少知識就告訴別人多少,記者把事情的真正面目記錄出來給眾人知曉,世上會少很多事情。當學者失去了求真務實的精神,或者背離了遵循的道理,或者用思想曲解了自然,知識中又有多少可用?記者不再以記實為根本,而是醉心于自己想要編出來的世界,選擇性或者扭曲記錄世界的面目,又會發生什么?

    如果把一個時間段發生的事情,跟人們得到的被描述出來的世界相比,會發現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繼承與發展,又從何談起?

    人昧本心,以己意來認識、記錄、講解事實,再用這個事實講給人聽,最終把這個說出來的世界,代替了真正的世界。這就是昧心、蒙人、欺天,會換人間。

    我們要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求真務實的精神,簡單的兩句話,一個書生可以打造出令天下顫抖的威武之師,改天換地。而昧心欺天的人,哪怕手中槍多人多錢多,也被對方秋風掃落葉一般趕得如喪家之犬。講一個道理,做一件事,定一項政策,永遠記住本來是要干什么。中國文明早就過了排排坐分果果的時代,從唐朝開始就要奔向一個新時代,去跟沒有文明底蘊的蠻人學,就是在走回頭路。回頭路的后果是什么?宋朝的舊禁軍已經生動地演示了一遍,花掉了天下的財富,拖住了文明前進的腳步,最終天下不守。

    法律疊床架屋以致不能斷案,經濟成了玄學,不但不能促進發展,還使人成了經濟的奴隸,文明怎么前進?記住初心,人人平等,天下一心,共同發展進步。

    徐平看著不遠處的青山,沉聲道:“山前山后,本為漢地,滿地腥膻不知多少年。如今朝廷收復,最難治理。不是政事難以處置,而是心難擺正。有的官員,以為這里的百姓數百年間不少人與中原為敵,當加懲戒。這有道理嗎?棄地又不是百姓棄的,他們在異族治下生活本已艱難,回歸中原再受人白眼,心如何能平?唉,本來應該跟中原沒有什么區別的,為了這一個心不平,只好我們來額外多做一些事。地不守,民被奪,這是朝廷的失職。不能說不是在我們手里丟的,就可以不管了,對百姓來說朝廷還是朝廷。這幾年山前山后大修道路,各地皆通,民間不許有隱戶,都是為了不留下虛地。地回來了,人也回來了,還要讓百姓的心也要回歸朝廷。世間如果真地有神靈,這里的山間到底會有多少冤魂在翹首以盼。深山聞鬼哭,你們要感受這一種冤屈與無奈。世間有沒有神鬼,孔子的那個年代就只能存而不論了,我們也存而不論吧。人哪,最怕黨同伐異,不許別人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只要心里面有一個道理在,如果沒違道理,就當存。你舞著大棒,不許別人這樣想不許別人那樣想,以為是自己得計,實際上覺得踏入了天堂,就是進了地獄。你說世上沒有鬼神,真出來一個,天下都把你當白癡看,全成了敵人的信徒。中原是人的中原,天下是人的天下,入了這片地,神佛也要歸朝廷來管。所以一切宗教,無論道釋,無論是漢教胡教,皆歸于朝廷治下,不許自成天地。哪怕漫天神佛站在我的面前,我一樣明白這樣講,要么帶信徒出這方天地,要么就受朝廷約束。本朝不拜神,道理說服不了,存而不論而已。祭祖祀天,守住傳承,治理好人世間,給天下一個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徐平前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爭得更加厲害,其實已經脫出了中國文明傳統。唯物主義一定要加上辨證二字,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不然就成了另一種宗教。認為我的思想就是世上的唯一正確,不一樣的要么愚昧,要么落后,要么不該存在,就已經一只腳踏進了別人圈子里。你說沒神,出來一個喊得最響的那些人,就成了別人堅定的信徒。中原王朝的皇帝說自己是真命天子,被別人打爆了,立即無數人把這天命加到敵人身上,向侵略者跪拜。說自己是世間惟一正確,國門一開,國人三觀盡毀。說一切諸神皆假,真地出現一點神跡,不管真的假的,富貴者率先去頂禮膜拜。

    能夠存而不論,包容,同時堅守自己的文明傳承,才可以真正堅定自心。

    對面的契丹初起時,神神怪怪的事情很多,不能你認為是騙人那就騙人的。一旦錯了葬送的可是天下,受苦的是天下百姓,不只是自己的榮辱。契丹以燕山府為析津府,用的是星分野來象地理,徐平就用收山前山后人心來化,不能把天下當玩笑。世間如果真地有天地,那也是人心來通,人心收了則一切自化。

    站起身來,徐平看著青山道:“江山如畫,歲月如歌。數年爭戰,西成于天都山,東成于軍都山。冥冥中或有天數,我不知道,不強以為知道,也不去強求天意,世間事只于人心中去求。天下歸心,自然國泰民安。前些日子,朝廷以天都山為西安州,以邕州為南寧,又以營州為北平軍,告天地天下已守。至于東邊,地處海岱之間,河清海自晏,人安山自安,只能從人心中求之。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檢遍人間一切角落,安茫然無去處之英靈,收天下人心,國祭國祀,結束一個舊的時代,開啟一個新時代。”

    人的血緣傳承到底是怎么回事?搞不清楚的事情何必強求。哪怕后世有了基因技術去查血脈傳承,誰又敢說一定就是真的呢?就是真的,是不是就那么幾個祖先呢?有多少人躲禍而默默沒于山林,又有多少人血灑疆場而沒有留下后人。祭祀不能忘了他們。

    “悲歌當哭,遠望以歸。人皆有祖,以承其后。世有英魄,為天下事,捐其軀而灑其血,而身埋黃土之間。國祭國祀,以告天地。魂兮歸來,天下以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