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應景了-《靖安侯》
第(3/3)頁
這對于一位皇帝來說,是不太好忍的。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首詩里寫的內容,可以說是句句屬實。
于是乎,皇帝陛下一個人盯著這四句詩看了小半個時辰,然后才緩緩揮手:“高明。”
高明,是皇帝身邊的太監,也是看著皇帝長大的大伴。
皇帝陛下還在東宮的時候,就是這位高大伴在東宮看著長大的,后來那位十歲的太子殿下入主朝廷,高大伴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陳國的大太監。
聽到了皇帝的呼喚之后,這位只有三十五六歲的大太監連忙從一旁邁著小碎步走了出來,然后跪在了皇帝面前,叩首道:“奴婢在。”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問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回陛下。”
高太監恭敬低頭:“是昨天晚上上元節的時候,建康人士杜參,在秦淮河上元詩會上念出來的,這個杜參是洪德三年的舉人,目前還沒有中進士。”
說到這里,高太監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據杜參自己說,這首詩不是他寫的,是他在秦淮河畔聽來的,杜參此人頗有詩才,奴婢猜想,他應該是怕擔責任,才把這首詩推脫到路人身上。”
“去查清楚。”
皇帝陛下澹澹的說道:“然后把詳細情況報到朕這里來。”
高太監深深低頭:“奴婢明白”。
……
于是乎,在正月十七的凌晨,杜舉人還在家中安睡的時候,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敲響了杜家的院門。
杜家人打開院門,就看到自家門口站了四個壯漢,當先一個漢子手持腰牌,聲音冷漠。
“內衛辦桉。”
“杜舉人在家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