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次日,皇帝在甘露殿里召見了禮部的三個堂官,也就是一個尚書,兩個侍郎。 然后,四個人在甘露殿里吵得不可開交。 禮部的老尚書,顫巍巍的就要去撞柱子,嘴里嚷著祖宗成法不可廢之類的話,如果不是吳勘吳侍郎抱住了老尚書,小老頭可能就真的在甘露殿撞柱子了。 這是文官傳統(tǒng)藝能了。 對此,小皇帝也是有些頭疼。 四個人在甘露殿里據(jù)理力爭了一個上午,中午就在甘露殿里吃了飯,吃完飯之后,四個人又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爭。 其中,新任的禮部侍郎吳勘,乃是小皇帝提拔上來的,站在皇帝那一邊,另外兩個堂官則是站在文官那一邊。 最終到了下午,被吵得頭暈?zāi)X脹的皇帝,不得不做出了妥協(xié),同意了吳勘提出來的建議。 這個建議的內(nèi)容是。 皇帝可以通過邸報司來拔擢三個人進翰林院,但是這個“復(fù)試”的初審,需要由翰林院,禮部以及其他衙門派三品左右的官員擔(dān)任,由這些官員審出一部分優(yōu)秀的作品之后,再交給皇帝遴選三個人出來。 禮部給出的意見是初選十個人給皇帝。 而小皇帝則是堅持三十個人。 最終雙方各退一步,定在了初選二十個人。 人數(shù)越多,就意味著皇帝可選擇的余地也越多。 等到事情終于定下來,三個堂官準備告辭離開的時候,帝位上的小皇帝看了這幾個人一眼,開口道:“諸卿,今科新科進士沉毅,已經(jīng)給邸報司供稿一年有余,他寫的東西朕很喜歡,朕看就他就不必再遴選了,直接晉入翰林院罷?!? 小皇帝這句話一說出口,禮部的三個堂官立刻就明白了。 合著吵了半天,皇帝不是因為吃餃子才蘸的醋,而是因為要這碟醋,才包的這頓餃子! 禮部尚書名叫周伏,也是老學(xué)究了,聞言立刻就豎起了眉頭,他抬頭看了看皇帝,躬身道:“陛下,老臣以為既然這個規(guī)矩剛出來,那么不管這位新科進士先前做了什么,都不應(yīng)當作數(shù),他要進翰林院,也要經(jīng)過一眾官員遴選,方才合情合理,否則…” 周尚書深深低頭道:“恐惹朝堂非議?!? “非議?” 小皇帝伸手拍了拍桌子,悶聲道:“非什么議?這個沉毅,昨天在雞鳴寺上香,被人打斷了一條胳膊,周尚書知道否?” 沉毅這種小人物出事,周伏自然是不知道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