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倭寇猖獗-《靖安侯》
第(2/3)頁
李穆有些好奇:“因為臺州府有大魚?”
沈毅微微搖頭。開口道:“兄長,沿海諸州府之中,邸報司已經拿到了不少地方大家族通倭的實際證據,但是獨獨這倭患嚴重的臺州府,年年有倭寇進犯,但是邸報司在這里活動了兩個多月,硬是一點切實的證據都沒有拿到手。”
“處理這些地方上的大家族,最重要的是不能打草驚蛇,因此要從最難啃的地方入手。”
李穆伸手給沈毅倒了杯酒,笑著問道:“那應該怎么入手?”
“我不知道。”
沈毅微微搖頭道:“正因為沒有什么頭緒,所以才要先到這臺州府來。”
說著,沈毅從袖子里掏出兩張寫滿字的白紙,放在了李穆面前,開口道:“兄長請看,這是臺州知府袁淵和臨海知縣鄧泉的資料,已經盡可能詳盡了,今天中午邸報司的人才送來的。”
李穆接過去看了一眼,然后若有所思:“這知府到任兩年,另一個知縣才到任不到一年,這兩個人…”
“會跟當地家族有勾聯么?”
聽到李穆這個問題,沈毅微微搖頭。
這位晉王世子,不是說能力不行,也不是說他不夠聰明,實在是從小到大生在建康,長在建康,不了解地方上官紳們的生存邏輯,也不理解底層官員是個什么模樣。
沈毅微微低頭道:“兄長,不要說一年,新官到任兩三天,這些地方上的大宗族,就會爭相宴請交好了,如果鐵了心跟地方上的鄉紳家族對著干,恐怕兩三個月就要卷鋪蓋走人了。”
李穆皺眉:“知縣倒也罷了,知府也是如此?”
“都是一樣的。”
沈毅無奈的說道:“自古皇權不下鄉,誰想當個安穩官,都離不開這些地方上的人,地方官場,只有四個字。”
“互相妥協。”
聽到沈毅這句話,李穆先是一怔,然后啞然一笑:“子恒你這四個字,不止是放在地方上管用,放在建康,似乎也說的通,只是互相妥協的對象不同而已。”
兩個人推杯換盞,一直喝到深夜,第二天天色大亮,兩個人才從床上起來,這個時候,一個叫做楊五的年輕人,已經在客店門口等著了。
這人跟臺州府本地人,官話說的也不錯,是邸報司找來給沈毅兩個人做向導的。
有了個能說官話的向導,溝通起來那就容易多了,兩個人帶著兩個家將,一共五個人結伴走在臨海縣城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