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文武之爭-《靖安侯》
第(2/3)頁
“不必多說,你退下罷。”
趙尚書嘆了口氣,對著皇帝躬身行禮,然后退出了甘露殿。
這位戶部尚書,離開了甘露殿之后,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張開來,他面朝南邊,目光有些復雜。
他是想幫沈毅的。
他能做的,也就是現在這么多了。
趙昌平離開之后,皇帝陛下一個人坐在甘露殿的軟榻上生悶氣。
他覺得文官勢力有些太大了。
但是他沒有辦法改變這個局面,因為文官勢力龐大,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是十年二十年形成的,現如今朝廷的方方面面,都把持在文官手里,他這個皇帝,也不可能對抗整個文官集團。
一不小心,鬧到太后娘娘那里去,他說不定還要吃點虧。
不過皇帝心里,還是有些不太甘心。
文官勢力大,其實對他的皇位沒有什么威脅,自古以來只有武夫造反,沒聽說提筆桿子能造得了反的,可要命就要命在這里。
這些筆桿子,雖然不會造反,可以放心的拿捏使用,用起來很安全,但是在安全的同時,很多事情他們也做不了。
比如說給朝廷帶來強大的戰力。
一百個筆桿子里,有一個通兵事都已經很了不起了。
小皇帝一個人郁悶了半天,一點批閱奏章的心思都沒有了,他扭頭看向一旁的高太監,悶聲道:“高明,你說,朕應不應該允了沈七的請求?”
高太監猶豫了一下,然后微微低頭道:“陛下,本來這些外廷的事情,奴婢無論如何也是不應該插嘴的,但是陛下您既然問了,奴婢也就大膽一點,就當是替陛下分憂了…”
他看著皇帝,低眉道:“奴婢覺得,如果沈毅真有什么私心,便不會跟朝廷提這個要求,他是翰林院的庶吉士,這一趟南下巡海,也是隨行晉世子而已,況且這趟差事他們已經辦的差不多了,抗倭軍漸漸成型,他們有的是時間慢慢清理倭寇…”
“沈毅完全可以回到朝廷里來,做個舒舒服服的邸報司司正,等著從翰林院出來,安安逸逸的做個六品官…”
皇帝沉默了。
高明說的每一句話,都正確的不能再正確了。
高太監沉默了一會兒之后,低聲道:“而且,杜懷送回來的奏書,奴婢也看了,杜懷的奏書里,寫了他跟沈毅的對話,沈毅說如果陛下不許,他今后再也不會提起此事,老老實實的辦完差事回京復命。”
“絕大多數的文官都會這么做?!?
這位紫衣大太監緩緩說道:“而且,絕大多數的文官,為了自己的前程,都不會向陛下提這種要求,一次都不會?!?
“沈毅能夠提這么一次,奴婢想,他已經算是忠心為國的了?!?
“好了…”
皇帝有些煩躁的揮了揮手:“不要再說了,朕要自己考慮考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