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打招牌-《靖安侯》
第(2/3)頁
看了看這兩個地方官,也一一拱手還禮,微笑回應:“二位大人實在是客氣了,論年資二位是前輩,如何能讓前輩出城相迎?”
溫州知府是正經四品官,而且溫州府還是個大府,也就是說這位姓蔣的溫州知府“江湖地位”不低,比起原江都知府陳裕,也差不到哪里去,他這個地位,出城迎接沈毅,是有些自跌身份的。
蔣知府看起來,也就是剛到四十歲,他皮膚白皙,留著三撇胡須,拉著沈毅的衣袖,微笑道:“賢弟這話說的不對,這官場上,不能全看年資,要是看年資,那些五六十歲的縣令,豈不是都要抬進六部里去?”
聽到這句“五六十歲的縣令”,沈毅沒忍住咳嗽了一聲。
因為他想起了自家的大伯。
大伯沈徽,就是正經的五六十歲的縣令…一輩子升不上去的那種。
蔣知府看著沈毅的表情,繼續笑著說道:“像賢弟這種年紀輕輕能兩榜進士,又是翰林院的庶吉士,那才真是前途無量,說不定過幾年再見到,便成了蔣某的上官了?!?
沈毅現在身上最值錢的地方,不是兩榜進士,也不是庶吉士,更不是什么什么邸報司司正…
而是他身后跟著的三百多抗倭軍!
讓這兩個地方官另眼相看的,當然不是這三百多號人的統兵權,事實上這些地方上的文官很看不起武官。
他們真正在意的,是這份統兵權背后的政治意味。
別人不知道,溫州府這兩個地方官可是很清楚,這些抗倭軍剛在臺州府立了大功,而且欽差南下,就是奉了陛下詔命組建海防軍,但是欽差大人卻對抗倭軍不聞不問,把一切都交給眼前這個年輕人…
大家都是在官場上混的,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要么,是世子殿下刻意避諱,要么,眼前這個年輕人干脆就是陛下派下來主持抗倭軍了,明面上的欽差只是個幌子!
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但是不管怎么說,沈毅這個年輕進士,一定是皇帝陛下的人沒錯了,說不定還是皇帝眼前的紅人!
官場上什么最重要?
人脈!
而眼前這個沈翰林,可是有“通天”的人脈!
這種人,自然是要結交一下的。
兩個地方官,很熱情的給抗倭軍找了塊適合駐扎的空地,然后拉著沈毅進了永嘉城,在永嘉最高的一處酒樓里設宴,給沈毅接風!
桌子上的菜,都是永嘉本地的地方菜,還有一些建康那邊流行的名菜,讓沈毅有些詫異的是,桌子上還有四五道江都菜,是他這個江都人在外地很少見到的江都本地菜。
看到這幾道江都菜之后,沈毅看了看一眾陪席的地方官,笑著說道:“諸位前輩有心了,說實話,離開江都之后,便沒怎么見過家鄉菜了?!?
蔣知府笑瞇瞇的說道:“正巧,這歸云樓里,有一個江都廚子,知道沈賢弟是江都人,就讓他備了幾樣江都菜,賢弟快嘗嘗,是不是家鄉味?”
沈毅沒有吃菜,而是端起酒杯,站了起來,看向在座的溫州府官員,微笑道:“在下到永嘉來,是為了朝廷征募抗倭軍,想要辦好這差事,少不了諸公的支持,我敬諸公一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