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苦盡甘來?-《靖安侯》
第(1/3)頁
目前北齊投入在淮安的兵力,東西線加在一起,只在戰場上的人數就已經五萬人左右,如果算上海州的后備軍隊,只在淮安一府,就有差不多十萬齊軍!
而北齊的征南軍,原本也就是十萬人左右,算上北齊朝廷派來的援兵,在去年最巔峰的時候,人數逼近二十萬,不過經過一年時間損耗,現在沿淮的齊軍也就是十七八萬人。
也就是說,北齊在除了淮安以外的地方,兵力只有七八萬人,卻要守住漫長的防線。
這種兵力布置,本來是極其不合理的。
如果不是因為永平帝的私心,因為洪德皇帝那份討要山東,河南兩省的國書,逼得永平皇帝不得不雷霆大怒,北齊的兵力布置,絕不會這么極端。
因為從兵力配置上來說,海州能放下的兵力極限,差不多也就是五萬人左右,也就是去年到今年一整年時間,沈毅所應對的兵力。
周世忠臉色,頓時難看到了極點。
一旁的玉真子,全程把這情報聽在了耳中,他想了想之后,看向周世忠,微微咳嗽了一聲之后說道:“大將軍也不用太心急,淮河水師北上,固然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我大齊在西邊也不是沒有王師,可以阻住他們。”
周大將軍沉默了一會兒,這才坐回了玉真子對面,他仰頭喝了一口悶酒,不知是因為酒氣還是因為激動,臉色已經隱隱發紅。
“道長有所不知,淮河水師戰力不俗,而且船只很多,如果他們全力北上,西線現有的兵力就只能固守城池。”
“守城不難,但是如果看著南人在我大齊境內肆意妄為,立時便國威淪喪了。”
“更要緊的是。”
周世忠用碩大的拳頭捶了捶桌子,緩緩說道:“更要緊的是,被淮河水師這么一掣肘,便不好繼續再往淮安投兵力了,但是如果不繼續投入兵力,沈七又太難對付…”
“要是置淮河水師于不顧,全力攻打淮安,即便打下來了,打敗了沈七,但是朝廷的面子不僅找不回來,恐怕還會丟更大的面子。”
玉真子若有所思,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開口道:“大將軍,既然如此,應該早早的防備淮河水師才是,怎么會被淮河水師這樣輕易破防,突入我大齊境內?”
提到這件事,周世忠臉色更加難看。
他狠狠地拍了拍桌子,怒聲道:“從南朝出了個袁渡之后,二十年來,淮河水師一直老老實實,家父在的時候曾經說過,哪怕我大齊在沿淮全不設防,恐怕淮河水師都不敢動彈一點,誰又能想到…”
周世忠怒哼了一聲:“誰又能想到,那趙祿!”
淮河水師這么多年來,穩穩的守住大陳的“北疆”,靠的就是一個穩字當頭。
能不進攻,他們是絕對不會進攻的。
不過雖然主打一個“龜”字,但是趙閥的的確確沒有叛國,也從沒有跟齊人有過什么私下來往。
因為真的里通外國的話,多半是瞞不住內衛的,而這種事情,是皇帝絕對不能容忍的,趙家也不會蠢到去做這種事。
所以這么多年來,淮河水師能夠與征南軍保持“相安無事”的狀態,靠的不是什么私通,而且“默契”,是心照不宣。
這種默契,讓周世忠心里產生了一種刻板印象。
淮河水師,似乎永遠不會越過淮河半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