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打到哪里是哪里-《靖安侯》
第(3/3)頁
趙尚書看了看沈毅,又看了看沈恒,目光里是遮掩不住的羨慕,開口道:「深夜叨擾,失禮失禮?!?
沈家眾人連道不敢。
趙尚書看著沈毅,微笑道:「老夫這趟來,主要是與子恒商談一些事情?!?
沈毅微微側身,對著趙尚書開口道:「師伯請,咱們去書房說話。」
說罷,他在頭前帶路。
趙尚書面帶微笑,跟在了他身后。
對于趙昌平的來意,沈毅其實心知肚明。
一部分原因或許是為了趙家的小兒子,而更重要的則是政治原因,意味著他這個戶部尚書,完全站在沈毅的政治立場上,為北伐站臺。
進了沈毅的書房之后,爺倆先后落座,趙尚書開門見山,直接說道:「北伐二十萬大軍北上,按照現在朝廷的錢糧,大概可以支應兩年時間?!?
他看著沈毅,微微嘆了口氣:「這時間聽起來不短,但是子恒身為前線主帥,應當知道,這時間長不長。」
開啟國戰之后,一年兩年這種看似漫長的時間,便不那么起眼了。
畢竟郭榮當初立下雄心壯志的時候,也說自己十年才能蕩平天下。
沈老爺微微皺眉,思索了一番之后,開口問道:「是存糧夠吃兩年,還是算上未來兩年的賦稅,加在一起夠用兩年?」
「應該是后者?!?
趙尚書輕聲道:「就算是前者,兩年時間余存不了太多糧食?!?
「也就是說,如果戰爭延綿兩年以上,大陳的百姓乃至于朝廷,就要過一些苦日子了。」
趙昌平的意思是,到時候前線沒了糧食,朝廷…
就要加賦了。
這就是所謂的「國力」。
國力不足,只有武力很明顯是不夠用的。
沈毅問道:「市舶司的錢加進去也不夠?」
趙尚書緩緩搖頭:「市舶司的進賬,沒有最開始那么多了,又都是進內帑,而且打仗,兵丈局還有軍器監,還有甲胄衣裳,要花錢的地方很多,非止將士糧餉這一項?!?
沈老爺聞言,微微搖頭,沒有說話。
見沈毅沉默不語,趙昌平輕輕的嘆了口氣:「今天下午,師伯也去了甘露殿,與陛下談了半個時辰。跟陛下說起了這些?!?
說到這里,他話鋒一轉,問道。
「子恒,兩年時間,你能打到黃河邊上嗎?」
趙昌平的目光有些期待:「兩年之后,山東河南,哪怕只取回一省,糧食就不缺了?!?
沈毅認真考慮了一番,開口說道:「明年,徐州一帶的糧食,應該夠軍隊吃用一段時間,能盡量節省些糧食,至于師伯問,兩年能打到哪里…」
沈老爺苦笑道:「小侄只能說,打到哪里是哪
里?!?
趙尚書撫掌道:「子恒能說出這番話,說明你現在還很清醒?!?
「你少年得意,又新封了爵,還能如此,實在是難能可貴?!?
這位大陳的財神爺,靜靜的看著沈毅。
「那…就先打兩年試一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