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過手-《靖安侯》
第(2/3)頁
進了兗州城之后,沈老爺先是安排去凌肅所部休息,讓軍中的大夫,給他麾下的傷兵治傷,同時統計傷亡,開始做撫恤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好幾年時間下來,現在的淮安軍里,已經有了比較健全的撫恤制度,只要有人陣亡,錢一定會發到家屬手里。
從前,這個錢是淮安軍自己派人去發,沈毅也是一直堅持自己發撫恤。
但是隊伍大了,就不能這么發了。
一來是這么一大筆開銷,輕易不太好拿的出來。
更重要的是,這種撫恤,是屬于恩德,既然是恩德,就不能出自于將帥之手。
必須要“恩出于上”。
說的直白一些,就是這個錢要朝廷去發,更精確一些的說,是朝廷通過將士戶籍所在地的地方官府去發。
這個政策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像沈毅現在這種情況,經濟,人事,還有練兵,統兵甚至調兵的權力,都在他一個人身上!要是各種福利還是他自己來搞,哪天心情不好,不想給李家打工了,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是即便如此,沈毅還是跟皇帝要了一些特權,他軍中有戶部的官員跟著,專門負責發放撫恤,發放的過程,還有趙薊州派人參與。
跳過了地方衙門。
這種行為,至今仍然為地方衙門詬病,甚至一直被地方衙門彈劾,說沈毅獨斷專行。
畢竟,這是斷了他們其中一條財路。
沈毅也懶得理會他們。
淮安軍之所以戰斗力,勝過大陳其他軍隊,就是因為沈老爺后勤保障工作做的很好,保證這些兄弟們,哪怕是死在戰場上,家里人也一定能有一筆錢。
殘在了戰場上,也有工作安排。
這樣的條件之下,淮安軍才能有現在,幾乎是悍不畏死的戰斗力。
之后的幾天時間里,沈毅親自參與了統計傷亡撫恤的工作,到了第三天早上,基本上所有的撫恤都已經統統統計完畢,送到了沈老爺的桌案上。
沈毅親自審核了一遍,然后抄送戶部要錢。
除了撫恤工作之外,兗州的南城門附近,不管是城門還是城墻,都受損嚴重,這幾天時間里,由蘇定親自帶人,著手修復這座兗州府城。
到了沈毅占據兗州的第四天,內衛來報。
齊人大股援兵,抵達了位于兗州正北的寧陽。
對于這個消息,沈老爺只是瞥了一眼,便不以為意的放在了一邊。
他伸了個懶腰之后,披上外衣,離開了自己辦公的兗州府衙,然后騎著馬,一路奔到了南城門。
在有些破敗不堪的南城門處等候了小半個時辰左右,官道上終于有幾匹馬,遠遠的靠近了兗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