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沈家的旁枝-《靖安侯》
第(1/3)頁
沈毅父親沈章那一代,一共四個兄弟。
老大沈徽,自不必多說。
二伯患病早逝,也無需再提。
但是三伯沈銘,卻另有一段故事。
早年沈家四兄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身為嫡長子的沈徽要占據家里絕大多數都家業,保證家族不至于被化整為零,能夠繼續存在下去。
在這種機制下,沈章兄弟幾個人,能夠分到的家產,極其有限。
比如說沈毅的父親沈章,早年分家的時候,只得了十幾畝田地,以及江都一座不怎么起眼的小房子。
這些產業,相比較于當時還沒有被沈徽敗完的沈家來說,幾乎就是九牛一毛。
面對這種情況,沈章三兄弟只能另尋出路。
二伯考學不成,最后生了病,早早的病逝。
沈毅的父親沈章,也是數次考學不成,后來中年喪妻,家里又有兩個兒子要養,經沈家的故人介紹,進了晉王府當差十幾年,養活了沈毅沈恒兄弟倆。
但是老三沈銘,卻投身商業。
后來,他的生意做到了北邊齊人的地界,并且在北齊境內越做越大,有一天返回了江都,把家里人接上,一起搬到了北邊長住,從此再也沒有回過江都。
畢竟那個時代,大陳還處于全面龜縮的狀態,兩國之間的互市也在正常進行,商人越境,并不是什么太過稀奇的事情。
因為不管是哪個時代,商人永遠是流通性最強的一批人。
牧民逐水草而生,商人則是逐利而生。
這件事情,被大伯沈徽,引以為奇恥大辱。
一來,沈家雖然算不上是什么簪纓世家,但是也是江都正兒八經的士族,像沈章那樣投身王府辦差,都已經很不光彩,更不要說是以士族的身份,投身商業了!
從四民之首,變成四民之末,簡直就是自甘下流!
更重要的是,兩國世仇多年。
況且那個時候,袁渡袁大將軍戰敗未久,兩國之間的氣氛處于冰點,那個時候沈銘不僅到了北齊做生意,最后還攜家北上,在沈徽看來,無異于投敵。
這件事情,讓小老頭極為生氣,在這件事情之后,無論是誰問起沈銘,他的口徑從來沒有變過。
只對外說是死了。
而現在,沈老爺一路北伐推到了兗州,這個疑似三伯兒子的家里人,卻突然出現了…
如果這人,真的是三伯的兒子,那么在這個時代看來,還的的確確是沈毅的家里人,是很親的堂兄弟。
不過,現在沈毅的身份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而且他現在的地位,也已經與從前大不一樣,如果他還是江都的那個小書生,再加上他并不是不能理解三伯的行為,這個時候多半會與這個未曾謀面的六哥見上一面,然后帶著他們一家人回江都看一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