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人性與成例-《靖安侯》
第(1/3)頁
殺了朱里真人,即便返回北邊,一輩子也只能對于這趟膠州之行守口如瓶,再不能吐露半個字了。
不僅自己不能吐露半個字,同行的所有同伴,都不能吐露半個字,不然這些回去的人,也都不會有活路。
如果被北齊朝廷的人知道他們動手殺了朱里真人,不僅他們小命難保,恐怕家里人的性命也很難保住。
有人咽了口口水,怯懦的看向沈毅:“大人,即便咱們能回去,但是上…”
他想說“上族”。
在北齊國內,朱里真人都以“上族”自稱,七十多年來已經根深蒂固,導致這些漢人,已經并不太覺得這個稱呼有什么明顯的“尊卑”含義,甚至有一些不識字的,把這個稱呼,當作是朱里真人的別稱。
畢竟朱里真三個字是音譯來的,叫起來也比較復雜,不少北齊的漢民,也就跟著稱呼上族。
這人漲紅了臉,繼續說道:“那些朱里真人沒有回去,上面依舊會懷疑我們…”
沈毅微笑道:“大陳是漢家朝廷,不殺漢人,豈不是很正常?放你們回去,也是合情合理。”
“有什么可懷疑的?”
話是這么說,但是沈毅心里很清楚。
只要是被俘虜過的齊軍,不管是漢人還是朱里真人,回去之后,大概率都不再會被齊人信任了。
沈毅坐在椅子上,語氣平靜:“我知道諸位心里糾結,不太愿意動手殺這些朱里真人,也不太愿意留下來。”
“咱們都是漢民,我給你們第三條路。”
他站了起來,背著手轉身,頭也沒有回的說道:“若你們真的忠心于胡齊偽朝,我也不會壞了伱們的忠義之心,盡可以讓你們舍生取義。”
說罷,沈老爺轉身走遠,聲音清晰的飄過來。
“將他們,與朱里真人分開關押。”
“三日之后,來報知我結果。”
此時,在這個俘虜營主事的,是先鋒軍中的一個千戶,姓梁名叫梁通,舊抗倭軍出身,跟沈毅一起殺過倭寇,是老部下了。
不過他資歷雖然老,但是年紀并不大,只有二十二歲不到。
也就是說,這位梁千戶十六七歲的時候,他就在抗倭軍跟著沈毅了。
他聽到了沈毅的話之后,對著沈毅恭敬低頭,笑著說道:“沈公放心,這里末將會料理好的。”
沈老爺“嗯”了一聲,背著手離開。
沈毅離開之后,這位梁千戶晃悠悠的來到眾人面前,先是掃視了一眼這些漢人,然后用帶著濃重臺州口音的官話,冷笑了一聲:“一群不知好歹的東西。”
“沈公肯納降你們,是你們不知道哪輩子修來的福分,還在這里猶猶豫豫。”
“是真男人的,不妨現在就站出來,哪怕不愿意留在這里,依舊想回到北邊給朱里真人當狗,現在提刀砍那些朱里真人一刀,或者自己抹了自己脖子,我都敬你是條漢子。”
“知不知道,去年的俘虜,是個什么情狀?”
梁千戶冷笑一聲。
“現在還在兗州府,給兗州知府衙門做苦工呢,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脫身!”
“罷了。”
梁通撇了撇嘴:“與你們多說,仿佛本將要規勸你們一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