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藏訛龐會把這事兒當做是自己的‘政績’四處宣揚。 大抵就和草船借箭一樣,沒藏訛龐成了諸葛亮,而他趙禎就成了倒霉的曹操。 遼使在得意,那微微昂首的姿態,目中無人的眼神,讓人恨得牙癢癢,只想讓他顏面掃地。 趙禎淡淡的道:“府州折繼祖和陳昂奏報,西夏人……小股襲擾罷了。” 殿內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富弼眨了一下眼睛,然后緩緩看向沈安。 韓琦先是一喜,然后黯然失神,也是看向了沈安。 他竟然能判斷出沒藏訛龐的一舉一動? 遼使愕然,旋即問道:“敢問陛下,這是……玩笑?” 富弼看了趙禎一眼,見他神色凜然,就知道消息確鑿了。 “貴使自重!” 富弼微微昂首,眼神中多了輕蔑,就和遼使剛才一樣,說道:“是否玩笑,貴使自可去查證。” 查個屁! 一國皇帝親口說出來的話當然不可能造假,否則事后就會貽笑大方。 遼使失魂落魄的道:“沒藏訛龐怎敢虛言……他怎么敢?” 沒藏訛龐要謀逆,這事兒不但大宋知道,遼人也知道。 但是兩國都不想管,都在看熱鬧,巴不得西夏亂起來,分成兩派內戰。 在這等關鍵時刻,你竟然說假話,這是啥意思? 你還要不要臉了? 沈安淡淡的道:“蠻夷自然沒有什么信譽可言,不過貴使莫要傷心,想來沒藏訛龐得知你這般失魂落魄,下次就會真帶來十萬大軍,不過卻不知道會和誰開戰。” 這話里譏諷味道十足,遼使的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卻無言以對。 沈安此刻只覺得胸中大暢,恨不能高歌一曲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沒藏訛龐,你果然就是這樣的人啊! 當初做出虛張聲勢的判斷,沈安是基于對歷史的回顧。 歷史上,大宋和西夏不時發生戰爭,但大規模的戰爭在仁宗末期好像沒有,后來就只是來了個梁太后,那個老娘們是漢人,但是在垂簾聽政之后,幾次來找大宋的麻煩。 這是他當年的記憶。 至于李諒祚,這小子還沒上位,沒機會發動戰爭。 沒藏訛龐這人沒什么作為,而且作為國舅兼權臣,磨蹭了那么久,竟然沒有篡位成功,真是無用之極。 曹操雖然在世時沒有篡位,可卻大權在握,而且成功的讓兒子接手了這一切。 沒藏訛龐呢? 這廝就是個蠢貨,色厲內荏,干大事卻惜身,怪不得最后撲街。 但另一個念頭又浮現在沈安的腦海中。 李諒祚今年才十三歲,竟然就能和沒藏訛龐掰手腕,可見這個少年不簡單。 這是前門拒虎,后門進狼啊! 趙禎聽到沈安把西夏比作是蠻夷,就滿意的點點頭,然后目光帶著些威嚴,說道:“西夏人挑釁,唐仁。” “陛下,臣在。” 這里都是大佬,沒有唐仁顯擺的余地,所以他一直很老實。 “去見西夏使者,呵斥之。告訴他,亂臣賊子永無好下場!” 咦! 官家竟然發飆了? 這可不常見啊! 一般情況下,這等事過了就過了,可趙禎卻來了個呵斥使者,和后世召見對方大使抗議是一個性質。 這官家的水平也不低啊!只是以前有些太老實了。 唐仁大聲應諾,然后昂首出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