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琦發狂了。” 折克行拎著酒壺在沈安的邊上轉悠,而在對面,聞小種正在活動身體。 “他發什么狂?” 聞小種的身體恢復能力讓所有人都艷羨不已,當初看著奄奄一息的模樣,現在已經能打一套拳法了。 折克行琢磨了一下這套拳法,然后微微頷首表示贊賞,說道:“在京的禁軍都被他踢著操練,還放話說自己活不了幾年了,哪怕是得個逆臣的名頭,也得把軍隊操練好。” “他是首相。首相和軍隊的接觸太過親密不是好事,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韓琦的急迫。” 沈安笑道:“這是好事,只是軍隊并非只是操練……一味操練而不走心,最后還是外強中干。” “愿聞其詳!” 趙仲鍼溜出來了,見聞小種的拳法凌厲,就想切磋一二。不過在此之前他想聽聽沈安的分析。 沈安想起了以后的那些強軍,就覺得現在的軍隊有形而無神:“軍隊首要在思想,要先讓將士們知道為何而戰。比如說大宋的將士要為何而戰,你得說出來,讓將士們信服,聽了就嗷嗷叫,恨不能馬上去廝殺。” “沒有靈魂!” 沈安搖頭道:“遼軍做慣了老大,先天有優勢。西夏人地處西北,貧瘠困乏,周圍都是敵人,晚上睡覺都得枕著長刀。這些都是為何而戰的理由,銘刻于每個將士的心中。他們有了理由,大宋的理由是什么?” 趙仲鍼毫不猶豫的說道:“大宋的外敵強大。” 沈安點點頭:“遼人,西夏,還有交趾,大宋的敵人是很強大,可將士們憑什么為國拼殺?憑什么?” 折克行嘆道:“武人的地位低下,自己把自己當做是牲畜,哪來的靈魂。” 趙仲鍼若有所思的道:“軍隊得有靈魂……” “沒錯。” 沈安在給他灌輸這個理念,期待他登基后能支持軍隊改革:“一支軍隊它得有靈魂,也就是信念。比如說為了大宋開疆拓土。咱們的土地不夠耕種,得用長刀去為大宋奪取耕地,奪取河流和山川……” 趙仲鍼微微垂眸,喃喃的道:“大宋的土地是不夠耕種,一直以來都無人提出解決之道,用長刀去奪取……” 他忘記了找聞小種對練,急匆匆的回到宮中,就去尋到了自己的父親。 趙宗實在看書。 在他進宮之后,趙禎那邊就叫人送來了不少書。這些書大多是宮中的秘藏,里面有些秘辛和帝王之道。 這就是帝王傳承的一種教育方式。 聽到腳步聲急促,趙宗實放下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眉間多了疲憊:“才出宮就回來了,可是有事?” 趙仲鍼行禮,然后說道:“爹爹,先帝時大宋的土地還夠用,農戶們都有田地可種,可如今人口日繁,這天下的田地卻依舊不變,那些農戶破產的越來越多了……長此以往,孩兒以為不是好事。” “是不是好事!” 趙宗實淡淡的道:“農戶要有田地種,大宋不抑制兼并,那些失地的農戶許多都進了城,大多做工,倒也合適。” 這是變相的驅趕農民進城。 趙仲鍼有些不解的道:“爹爹,田地不夠,糧食就會不夠吃……到時候上面就會加稅多征收糧食……那些農戶的日子就會越發的艱難了。”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農戶過不下去就會借貸,高利貸滾動,最終大多破產,然后田地會被豪紳奪了去……不少豪紳從不交稅,于是每年征收的糧食就會越來越少……就這么延續下去,爹爹,大宋的天下能煎熬幾年?” 歷史上到了徽宗時,大宋的商業高度發達,但因為賦稅的緣故,農業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于是各地烽煙四起,造反的規模越來越大…… 任何帝國的崩塌必定是先從內部開始的,大宋也不例外。 內部的問題越來越多,徽宗卻怡然自得,最終被崛起的金人掠去北方當了奴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