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軾拔刀的速度不錯,這是他在看到沈安堅持不懈的練習(xí)拔刀、揮刀之后,覺得動作很是瀟灑,這才跟著學(xué)了許久。 他拔刀的動作很快很瀟灑,揮刀的動作也不差。 噗! 可這一刀卻沒砍在脖子上,而是砍在了臉側(cè)。 蘇軾愣住了,在他的想象里,這一刀就該梟首的。 人頭不見,卻砍掉了對方的半張臉。 “子瞻,趕緊進(jìn)來!” “蘇判官,敵軍來了。” 蘇軾抬頭,就見遠(yuǎn)處那些敵騎兇神惡煞的來了。 臥槽! 他拔出長刀,順手一拖,然后轉(zhuǎn)身就跑。 “好刀法!” 城門外面的兩個軍士大聲叫好,蘇軾不明所以,一陣狂奔就沖進(jìn)了城中。 他被帶著上了城頭,張方平欣慰的道:“公弼才來信說派你來秦州公干,你竟然來的這般快,果然夠勤奮……” 蘇軾拱手道:“下官……僥幸。” 他現(xiàn)在身體有些發(fā)軟,若非是一口氣堅持著,估摸著會癱坐在地上。 一個官員在張方平的身邊低聲道:“知州,那信使路上生病……耽誤了五日。” 尼瑪!這蘇軾和信使幾乎是同時出發(fā),信使在路上耽誤了五日,可依舊先他而到。 您竟然說他勤奮…… 羞煞人了啊! 張方平的老臉一紅,可對蘇軾的欣賞卻讓他忽略了這個。 “當(dāng)年老夫在益州時,你爹爹帶著你們來訪,那時候的你跳脫,但那聰慧卻讓人咂舌,如今果然是長進(jìn)了。” 蘇軾恭謹(jǐn)?shù)牡溃骸爱?dāng)年家父想讓下官兄弟在蜀中應(yīng)試,是您寫信給歐陽公舉薦,并給了盤纏,這才有下官的今日,不勝感激。” 他鄭重躬身道謝。 益州就在后世的四川,蘇家在眉山,也就是一個地方。 “敵軍來了。” 一聲叫喊打斷了這次寒暄。 蘇軾靠近城墻,就見那些敵騎已經(jīng)接近了,正在減速。 突襲失敗! “知州,他們是想突襲。可惜被蘇判官給撞破了。” 張方平點頭贊道:“子瞻果然有勇有謀。” 蘇軾覺得自己的臉皮不薄,可依舊紅了。 他是誤打誤撞的遭遇了敵騎,然后引發(fā)了東城這邊的戒備,讓敵軍的突襲計劃失敗了。 張方平冷冷的看著敵騎減速,知道這是決定士氣的時刻,就說道:“子瞻你先前的那一刀極好。這是和誰學(xué)的刀法?” “和沈安。” 他探頭出去看了一眼,就見先前被自己一刀砍在臉上的敵軍已經(jīng)倒在地上沒了動靜,而傷口竟然是在脖頸那里。 護(hù)送他的軍士贊道:“蘇判官您臨走的那一刀只是一拖,恰到好處的割斷了他的咽喉,多一分會重,少一分會不致命,果然是好刀法。” 蘇軾一怔,下意識的道:“只是運氣。” “學(xué)會謙遜了?好事。” 張方平欣慰的道:“陳公弼說你太過驕傲,要敲打敲打才行,讓老夫也伸手管教一番。可今日一見,老夫才知道公弼錯了。” 他拍拍蘇軾的肩膀說道:“這等謙遜的年輕人,哪里需要敲打。” 蘇軾強(qiáng)笑了一下,心想我就是運氣啊! 長刀太重了些,于是就下墜,而恰好此時他拖刀,一拖就正好拉斷了敵軍的咽喉。 “敵軍開始后撤了!” 這里的敵軍不過是三千余人,用來攻打秦州城就是個笑話。 “走,去西城看看。” 蘇軾跟著張方平趕回了西城,剛到城下,就聽城頭喊道:“防箭矢……” 隨行的軍士一把把蘇軾按在了城下。 一波箭矢越過城頭,然后栽了下來。蘇軾計算了一下,若是剛才他不蹲著,怕是上半身會變成刺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