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敢不給包拯臉面,沈安絕壁要出來掃你的面子。 沈安出班說道:“陛下,李諒祚如今就是困獸,西夏內(nèi)部的紛爭他無法平息,也不敢去平息,否則處處烽煙,他又會擔(dān)心大宋和遼人趁火打劫,所以他定然會借勢。” “借勢?”韓琦覺得沈安的想法太過幼稚,“他借什么勢?” “對。”沈安篤定的道:“國中有大麻煩,有對頭,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外面解決。” “怎么解決?你莫不是信口胡說……這是御前,官家沒空聽你瞎扯。” 韓琦最近關(guān)注的事情有些多,脾氣壞了不少。 沈安沒看他,繼續(xù)說道:“國中有政敵,政敵手中有軍隊,怎么去削弱他?” “大軍鎮(zhèn)壓!” 韓琦的反應(yīng)很中原,很儒家。 沈安微笑道:“為何不對外去解決呢?” “怎么解決?” 韓琦冷笑問道,他覺得沈安是在為了包拯出頭。 沈安說道:“開戰(zhàn)!” 咕嚕! 殿內(nèi)瞬間安靜,不知道是誰的肚子叫了一下,聲音就清晰傳了出來。 可眾人都沒功夫去看是誰餓了,他們面面相覷,覺得這個想法真的是太瘋狂了。 韓琦說道:“窮兵黷武不會有好下場!” 連曾公亮都不滿的道:“為何要開戰(zhàn)?一旦開戰(zhàn)就是血流漂杵,生民離亂,老夫想到那個場景就心中不忍。你還年輕,莫要被血勇給迷惑了,治國,首要穩(wěn)!” 歐陽修干咳道:“那個……大宋和平多年,西夏只是小患,無需大動干戈。” 一群宰輔都在反對沈安的這種思想,哪怕對沈安不錯的歐陽修和曾公亮也是如此。 這不是私仇,而是在警惕這種激進(jìn)的思想被趙曙接受,到時候…… “漢武窮兵黷武,前漢由盛轉(zhuǎn)衰,正是始于他。” 韓琦的腰桿挺直,目光俾睨的道:“大宋要江山穩(wěn)固,行事就要慎重,動輒開戰(zhàn)何其輕率?” 沈安有些恍惚,他想起了后來的那些話。 后來面對著趙仲鍼的積極態(tài)度,富弼說道:“臣愿陛下二十年不言兵。” 大宋的宰輔們忌諱談動兵,仿佛那就是末世前兆。 而這一切的起因有兩個,一是在幾次戰(zhàn)爭之后,他們對大宋軍隊絕望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警惕武人,他們寧可為此現(xiàn)狀,也不肯讓武人成為主宰。 想想,若是大宋對外戰(zhàn)爭時常高唱凱歌,武人們會不會嘚瑟起來?會不會覬覦權(quán)利? 前唐后期和后來的混亂時期中,武人就是這么起來的,然后把文官當(dāng)做了豬狗。 那種日子不能再來了呀! …… 早上出發(fā)去上海,閱文沙龍,新馬一周。車上碼字,飛機(jī)上碼字,酒店碼字……大家別擔(dān)心斷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