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學的大門外,郭謙和陳本面色輕松的在說話。 “……沈安堅持雜學的課程要占一半,僅此一條就能讓那些學生望而卻步。” 邙山書院開門之后,在國子監(jiān)的官吏眼中,沈安就漸漸變成了對頭。 既然是對頭,那么邙山書院的情況越差,按理陳本就該越高興才是。 可他卻微微皺眉,惋惜的道:“他為何要這般固執(zhí)呢?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首先就得學會彎腰……秋季金黃,春夏的辛勞迎來了收獲,可即便是如此,農(nóng)人也得去彎腰……從未有趾高氣昂的收獲者,他還是太年輕了呀!” 馬上就要到午時了,門外漸漸云集了許多小販。 太學的伙食還不錯,但人類永遠都是貪得無厭之輩,飯菜總是別人家的香,有換口味的機會誰都不會放過。 郭謙嘆道:“上次他被擠兌,一怒之下就帶著那十三人出了太學,老夫當時心中難過,可也難免有些如釋重負。你要知道,太學首要是為國育才,若是陷入爭斗之中,被宰輔重臣們厭棄,那我等就是罪人……” “若是太學的學生們站錯了地方,以后即便是過了進士,可為官之路也不會平坦,那些官吏會向他們瘋狂的進攻,各種構陷,各種排擠……那些初出茅廬的學生可能擋得住?” 郭謙偏頭看著陳本,再次問道:“那些學生可能擋得住?” “某一直以為您是忘恩負義……”陳本釋然的道:“沈安有重振太學之功,于我等就是再造,他的性子看似溫和,可卻剛烈,只是被人擠兌了一番,他就悍然出走……這樣的人,我太學該給他最大的支持,可您當時卻漠然……” 他點頭道:“此時某才知道您的用心良苦。太學是太學,沈安是沈安。太學感激沈安,但不會跟著他去歷險……” 郭謙贊賞的道:“你能有這個認知,等老夫致仕之后,也能放心的把國子監(jiān)和太學交給你了。確實,沈安是沈安,他若是遇到艱難,老夫可以伸出援手……但不能把太學綁在他的身上……” 個人是個人,個人不能因為私人原因帶累集體。 這是郭謙的觀點。 陳本問道:“那沈安如今就遇到了困難,咱們怎么幫他?” 這話帶著些許不信任,郭謙笑道:“老夫家中有個侄子,學業(yè)也還行,本想弄進太學來……老夫讓他下午就去邙山書院報名……” 陳本好奇的問道:“祭酒,那您不擔心他考不上進士嗎?” “考不上?”郭謙笑道:“他在邙山書院學他的雜學,回家老夫自然會教授他太學里的學識,那些卷子……” 說到卷子,他和陳本都笑了起來。 那是沈安弄出來的題海之術,讓太學,讓天下讀書人都為之痛恨,但卻極度依賴。 郭謙有些赧然的道:“那些卷子多做做,雖然比其他學生更辛苦些,可做人就得辛苦,否則你來世間作甚?” 他是祭酒,習慣了去總結人生經(jīng)驗,然后傳授給學生們。 可陳本卻是司業(yè),司業(yè)就該刻板不留情面。 “是……”陳本難得的微笑道:“下官準備讓犬子去……” “嗯!” 郭謙訝然道:“你那兒子聰慧,可是好苗子,你竟然舍得送去沈安那里?” 陳本的兒子算是個小天才,年歲小了些,大家都以為過兩年就會進太學。 可他竟然舍得把這個聰慧的兒子送去學雜學? 郭謙震驚了。 “做事不可急切啊!”郭謙覺得陳本太沖動了些。 “沒有急切。”陳本說道:“他沈安舍得把題海之法,還有篩選考題的辦法教給咱們,這等胸襟如何?” 郭謙正色道:“讓老夫佩服之至,仔細思量,覺著自己遠遠不及。” “他既然有這等胸襟,那某就舍了兒子去學他的雜學又如何!” 陳本的話讓郭謙不禁捂額,“你……老夫遠不及你啊!” 這時里面的校舍突然開門,學生們蜂擁而出。 “年輕真好啊!” 學生們腳步矯健,小跑起來看著整個身體都在輕盈的蹦跳,這讓覺得身體沉重的郭謙不禁生出了些感慨。 “去看看待詔的書院!” 人群中有人喊了一聲,頓時就引發(fā)了學生們的贊同。 “對,聽聞今日邙山書院招生,好些人都看不上雜學,我等好歹也去為待詔造勢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