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戰擊敗遼軍,想來耶律洪基會羞憤欲死,此后不敢南窺。” “……” 遼國就是大宋這百年來頭頂上懸著的長刀,讓大宋上下都如芒在背,整日膽戰心驚,就怕遼人突然南下。 如今一戰擊敗遼軍,而且還是在北方,意義重大啊! “臣建議重賞此戰的將士……” “此戰大漲我大宋的軍心士氣,是該重賞。” “上次沈安是騎兵出戰,此次卻是步卒為主。步卒能戰勝遼軍,這個……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步卒擊敗遼軍的精銳騎兵,這代表著大宋以后不懼遼軍的沖擊。 “王卻麾下的刀斧手是大宋最精銳的,旁的軍隊怕是沒這個實力。” 有人點出了此戰的要點,但馬上就被人反駁:“大宋人口億兆,難道就找不出另一個王卻?” 是啊! 大宋人口多不勝數,組建幾個類似于王卻麾下的刀斧隊沒啥難度啊! 眾人想到這里不禁喜上眉梢。 有人大抵是對遼人的害怕已經根深蒂固,就問了一個問題:“此戰獲勝固然好,可遼人若是大舉報復呢?” 哪怕是先前聽過一次捷報,但趙曙依舊是不勝歡喜,難得和顏悅色的解釋道:“此戰遼人先行挑釁,而且是在大宋境內,就算是耶律洪基來了朕亦不懼!” “陛下英明!” 包拯帶頭行禮,群臣心中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 這個官家好像有些莽撞啊! 趙曙干咳了一聲,軍士繼續說道:“此戰沈待詔身先士卒……” 這是開始表功了。 群臣仔細聽著,心中在琢磨著沈安此戰有多大的功勞。 “此戰大王身先士卒……” 殿內很安靜,連呼吸聲都能聽見。 軍士有些懵逼,剩下的不敢再說了。 把趙頊放在沈安的身后,這是因為沒人相信他能統軍作戰。 可這依舊讓群臣懵逼了。 皇子竟然上陣了? 你怕不是在哄我哦! 是了,定然是在中軍廝混了一戰,這也算是上陣了。 哎!不要臉啊! 大家漸漸清醒過來,有人干笑著道:“大王……大王也算是見識了戰陣,可喜可賀。” “是啊!可喜可賀。” 群臣善意的說著恭賀的話,可大伙兒不時相互擠眉弄眼,滿腦子都是一個詞。 冒功! 軍士沒察覺到這股暗潮,繼續說道:“大王斬殺敵將……” 呃…… 這個…… 這個…… 群臣這次算是徹底的懵了。 才將想到皇子是去廝混戰功的,他竟然就斬殺了敵將…… 有人忍不住問道:“敢問那可是重創之后嗎?” 是不是敵將受創倒地,趙頊上去比劃一下,然后砍豬肉般的砍殺幾刀完事。 可這不能算是戰功吧? 是了,沈安那廝在,按照他的手段,定然會設法讓皇子立功。 那個無恥的沈安啊! 幾個本來想散朝后派人去沈家道賀的官員都打消了那個念頭。 這等不要臉之輩,老夫不屑于與之為伍。 軍士一臉愕然的道:“這是在追殺的途中斬殺的,大王奮勇沖殺在前面,一刀就把敵將斬落馬下,這些都是全軍將士親眼所見……您這般說,把大王的英勇置于何地?小人……小人覺得憋屈啊!為大王憋屈……” 這軍士竟然落淚了。 臥槽! 這是真的? 那個出來質疑的官員尷尬的站在那里,上面的趙曙暗自記下了他的名字,準備以后算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