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高越覺得這個氣氛有些古怪。 一個官員說道:“知府,有人說宋遼要大戰了。” “胡說八道!” 高越板著臉呵斥道:“沒影的事也拿來胡說,到時候一城混亂,小心治罪!” 那官員說道:“是百姓們說的。只是……” “只是什么?” 高越的心情很糟糕,雖然沈安率軍北上算是個好消息,可遼人一旦傾國南下,他不知道大宋是否能阻攔。 大名府啊! 他痛苦的閉上眼睛,心想一旦雄州一線被突破,大名府怕也難逃遼人的鐵蹄。 剛才他去尋沈安,想要個態度,可沈安只是一味的和百姓說話…… 和百姓說話有何用?鼓舞他們有何用? 這是名將? 高越搖搖頭,心情很糟糕。 那官員見他心情不好,就小心翼翼的道:“百姓們說……只怕官家和相公們膽小,當年就是真宗皇帝膽小……只要當今官家膽子大,只要相公們不怕,那……他們也不怕……” 高越身體一震,緩緩睜開眼睛。 “竟然是這樣嗎?” 他想起了當年的傳聞。 當年北方糜爛,以至于真宗想跑路,可等寇準拽著他來到了大名府之后,北方的軍心士氣陡然大振。 那時的宋軍,不,不只是軍隊,百姓也迸發出了驚人的力量,各種支持…… 澶淵之盟前,大宋迸發出來的戰斗力讓遼軍絕望了,這是遼軍第一次體會到這種絕望,所以才會快速完成盟約。 那一戰的成功讓許多人反思原因,高越也反思過。 他想過許多因素,可就是沒想過百姓的作用。 “打!” 一個大漢喊道:“官家都不怕,咱們怕什么?遼人若是敢來,某王大就去從軍,殺光了遼人再回來!” “知府,這王大是個潑皮……” 高越點頭,心想連潑皮都愿意出戰嗎? 他的眼睛漸漸明亮…… “當年之戰,大宋勝在軍心士氣,可軍心士氣從何而來?” 高越覺得自己勘破了一個秘密,不禁渾身顫抖,“軍心士氣來自于百姓,百姓歡欣鼓舞,軍士就會信心百倍……百姓沮喪不安,軍士就會茫然無措……” 他看著那些百姓…… “弄他們!” “怕什么?只要官家和相公們敢,咱們百姓難道還怕死嗎?” “對,不怕!” 高越轉身就走,有官員問道:“知府您去何處?” 高越沒回頭的道:“老夫今日一朝頓悟,卻是沈縣公的功勞,老夫這便去謝他。” 啥? 官吏們一臉懵逼。 “高知府可是自負學問了得,沈縣公竟然也能點撥他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