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官者的夙愿是什么? 或者說他們的終極目標是什么? 文治武功! 別以為只有帝王才能想這個。 在大宋,帝王就是蹲宮中守門的,真正做事的還是宰輔。 什么親征,不存在的,你想多了。 你要說真宗親征過,那你就是個棒槌。 真宗當年是想跑路去南方,結果寇準不許,硬是拽著他去親征。 這是被臣子逼著去的。 而寇準在那一戰之后,聲名赫赫,可以和大明的于謙相提并論。 兩者都是在大敵入侵,滿朝文武慌亂時成為了中流砥柱,一力挽回帝國危局的名臣。 這樣的名臣大抵會被帝王刻意抹殺名聲,為何?因為臣子這般厲害,把帝王也映襯的太蠢了些。 這便是為尊者諱的一種表現形式。 但臣子們依舊前赴后繼的想成為第二個寇準,第二個于謙。 這便是建功立業! 大宋對外的第一次大規模征戰要開始了。 誰統軍? 此人以后定然會青史留名,想著就讓人激動?。? 某年某月,宰輔某某統軍征伐西夏,大勝。 只需那么一段話,就能讓人心曠神怡,躺在棺材里都覺得美滋滋的。 但此事只能是帝王乾綱獨斷。 趙曙看著宰輔們,又看向了后面。 殿內很安靜。 大家都在等待這個決斷。 他看向沈安,見沈安靠在柱子上,一臉的嚴肅,好像是在思考國家大事般的那種嚴肅,不禁滿意的點點頭。 年輕人不能太閑,否則容易頹廢。 他目光轉動,看向了趙頊。 作為聽政的皇子,趙頊一般情況下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只能聽著。 這便是段煉。 誰領軍? 趙曙緩緩說道:“當年西賊驟然而起,讓大宋猝不及防。北方有大敵遼國,讓大宋無暇顧及西北,于是西賊猖獗。后續數次征戰,大宋……不敵!” 那是恥辱。 如今提及依舊讓人心中難過。 韓琦更是握緊了雙拳。 好水川。 李家,老夫等著你們! “如此西夏成了禍害,耗費大宋無數錢糧,無數人力物力,拖著大宋越發的步履艱難?!? 大宋真的是有些生不逢時。 本來日子挺不錯的,若是沒有外來干擾的話,只需數十年集聚,國力自然會膨脹到一個無法想象的程度。 可一開國北方就蹲著一頭叫做遼國的巨獸,讓大宋苦不堪言。 后來更是多了個叫做西夏的賊子。 大宋的國力就消耗在了這些地方,加之國中的各種不合時宜,再多的錢糧也耗不住。等到了徽宗時,終于來了個大爆炸。 趙曙想起了過往的那些歲月,不禁心中黯然。但旋即他就振奮了精神。 “如今大宋集聚數十年,國力強盛,讓朕想起了當年的漢武。” 漢武帝也是經過了前面兩代帝王的積蓄,這才有資本對匈奴發動戰爭。 那一戰延綿數十年,打出了大漢的威風,打出了彪悍的民風,以至于在漢末時,異族依舊被那些軍閥按在地上暴打。 但凡強大的帝國,必然要有這么一戰。 “……前唐時,太宗臥薪嘗膽,驅逐突厥。后續帝王不斷進去,滅高句麗,橫掃四方。” 趙曙神采奕奕的道:“如今大宋也到了這等時刻,朕不勝歡喜。誰能為朕去教訓西夏人?” 瞬間殿內臣子全部昂首。 “臣愿為陛下效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