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1章 黨錮之禍-《撿到一本三國志》
第(2/3)頁
荀氏一門,袁氏一門,司馬一門,楊氏一門,陳氏一門,諸多名士官吏皆然出于此些世家,未見一寒門大儒名士也!
太學生們是預備官吏,西漢的太學生更像是后世熱血沸騰的大學生,心懷熱血,東漢太學生....不說也罷,展開清議之風的,便是東漢太學生,他們是第一批不做事,光閑談,并將此作為自身榮耀的名士,在一百年之后,他們便成了世人的楷模,士子們紛紛坐而清議,談天說地,論經說文。
而在他們高談闊論,談古說今的時候,北邊的疆土早已淪喪,百萬百姓血泣!
此刻的太學生,固然還沒有達到百年后那樣的極品,不過,他們的生活,也不過是白天服散,晚上飲酒,自為放蕩不羈,太學生搖晃著身軀,坐在閣樓里,半醉不醒的背著漢律:“禁聚飲。”
劉志在史書上評價不高,常常說其近小人,遠賢臣,可是,就是這個皇帝,年少繼位,除掉了跋扈將軍梁冀,又是這個皇帝,動用五侯,幾大中常侍,壓得世家有苦難言,只是,世家這次,真的是有點觸怒了這位天子,天子已是三十四歲,卻無子嗣。
常有太學生清議提到,上無德而天罰之,君不見祭絕乎?
剛剛聽到,皇帝氣的險些要血洗太學院,只是,百官攔著,泣而上書,曰,先祖有令,大學生言而無罪,不假與腹議也,整個大漢朝,不會因為言論被怪罪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目不識丁的農民,大漢對農民相當看重,也相當的寬容,賦稅一直比較低,第二種便是太學生。
皇帝也是倒霉,找不來太學生的麻煩,就只能找百官的麻煩,百官之中,有宦官一派,有世家一派,總體來說,還是世家一派更有勢力,百官不時有人上書,要求處決以五侯為首的閹人,皇帝本不想理會,結果就是迎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太學生堵宮門,這些太學生打不得,傷不得!
皇帝一看,無能為力,恰好,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也漸漸有些羽翼見長,不尊皇令,皇帝便直接處決四侯,分權侯覽為首的新宦黨,只是,侯覽與那些世家的蜜月期剛剛結束,世家的箭頭便指向了侯覽,或許在他們看來,皇帝只需要分權百官,無為而治,就能達到天下大同之勢。
這一次,皇帝卻是說什么也不同意了,百官世家開始找侯覽的麻煩,各地小黃門,與宦官親近的豪強,動不動便被族滅,皇帝命令釋放,竟然都沒用,皇帝便一次性抓捕了兩人,給世家敲響了鐘,誰知道,這些黨人,如今竟然想借著一孺子之事,又對皇帝施壓。
年紀是不算事的,黨人只需要借著皇親不尊州長,禍亂一國的名義,就能說動太學生,何況太學生本就是以太傅大將軍為首,皇帝更是咬牙切齒。
侯覽心里有主意,他看了看周圍,低聲說道:“國家,何不將亭侯尋來,使雒陽百姓看看,這亭侯究竟如何,年紀幾許,好戳穿那士人虛顏,再以腹議皇親之名義,收那李膺,當時黨人無首,再也不能興風作浪!”,劉志沒有言語,低頭看著手中竹簡,額頭青筋挑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