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4章 倭島事終-《撿到一本三國志》
第(2/3)頁
到達戰(zhàn)場之后,下馬作戰(zhàn),因為駿馬在沖鋒之后,很難保持體力,不足以長期作戰(zhàn),而且很受地形的限制,何況,日后的弓弩定然會得到增強,騎兵的作用會漸漸降低,還是應(yīng)該讓駿馬成為運輸士兵的工具。
他的這些言論,引起了公孫瓚的反擊,公孫瓚說道:“公此言差矣,騎兵之利,在于其來往之速,以攻勢之迅猛,自然,戰(zhàn)馬的體力,一向是難題,不過,在烏桓,已經(jīng)故鮮卑的土地上,有些矮馬,這些馬匹,不畏懼地形,各種食料都能喂,體力極為出色...”
“至于弓弩,弓弩發(fā)展之后,騎兵配上弓弩,來回奔襲,遠程射擊,何人能抵?”
兩人誰都說服不了誰,爭斗不休,黃忠一向沉穩(wěn),可是在涉及到了軍事方面的時候,卻沒有保持風(fēng)度,很是粗暴的與公孫瓚爭執(zhí),劉備生怕他們之間出現(xiàn)矛盾,笑著勸開了二人,說道:“二位各有己見,何不書寫著作,如今天下有閱文館,乃是昔日王公所建。”
“大賢著作,都能入此地,抄寫之后,供天下人觀賞....二位將軍著書,一來教導(dǎo)后來者,二來,也可看看,何人之論,更受歡迎....”
兩人都若有所思,停止了爭執(zhí)。
不過,在爭執(zhí)之后,他們兩人并沒有因此疏遠,或者出現(xiàn)矛盾,反而,他們的關(guān)系變得更加密切,弄得劉備都有些迷茫。
當(dāng)趕到了第一個小國的時候,公孫瓚又將他們二人找了過來,大儃都也被他叫了過來,公孫瓚開門見山的問道:“當(dāng)如何行震懾之事,讓彼歸效?”
劉備說道:“將軍不必多為,只需率大軍前往,駐扎成內(nèi),令其王君出門拜見便可....”
公孫瓚聽聞,卻是搖著頭,說出了自己心里所想,聽聞,眾人大驚,尤其是劉備與大儃都,瘋狂搖著頭,說道:“如此不可啊,將軍,如此一來,只怕一路戰(zhàn)事不斷,難以迅速返回...”
“無妨,區(qū)區(qū)倭島諸國,不必在意!”
公孫瓚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此后,近兩個月的時日里,一行人走遍了諸國,就連邪馬臺也沒有放過。
七月,他們返回了倭奴國。
立刻有士卒進門稟告劉默與荀攸,公孫將軍回歸!
劉默與荀攸大喜,荀攸看士卒面有異色,又問道:“可有甚么不妥?幾位將軍可還安好?”,那士卒面色有些為難,說道:“尚且安好..只是....”,荀攸與劉默對視一眼,神情有些肅穆,連忙走出了門,前往城門迎接,當(dāng)他們來到了城門的時候,太史慈也在此處。
只是一看,他們便驚呆了,久久不能言語。
只見公孫瓚一行人,安然無恙的行走在最前方,可是,在他們的身后,則是排起了長龍,有近三四百人走在他們的身后,手上捆綁著繩索,一連綁著,低著頭,面色灰白,不過,從他們的服飾上能夠看出,他們都絕非常人,看到這些人,荀攸似乎明白了甚么。
公孫瓚大笑著走了上來,朝著兩人拜見,說道:“此番,未曾減員,還有...”,他指著后方的那些人,說道:“臣愚鈍,不知當(dāng)如何震懾,故而,將倭島諸國王君全部縛綁而來,震懾之事,還是荀君自行來罷,我實在不擅長啊....”
太史慈呆滯的看著這一行人,心里卻是想著:
你不擅長個鳥廝啊,你都把他們綁過來了,還震懾個啥啊....
公孫瓚心里卻是極為開心的,誰言驍勇營不善戰(zhàn),看,這番出征,我們可是抓住了數(shù)百國君啊,一人都未曾損失,如此彪悍的戰(zhàn)績,古往今來,舍我其誰啊?
荀攸朝著他使了使眼色,公孫瓚一愣,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荀攸便憤怒的叫道:“你怎么可對諸君如此無禮?還不速速釋放!”,他說完之后,公孫瓚這才醒悟,有些不悅的離開了此處,沒有搭理他,荀攸走到了最后,讓士卒們將這些人釋放,又看向了大儃都。
“代我表示歉意,讓他們進城,我自會安排府邸,令人好生照看...穩(wěn)住他們...”
大儃都點著頭,又對著那些王君們說了起來,士卒們將他們一一解開,這個時候,這些滿臉絕望的王君們,這才起身,朝著荀攸大拜,又說了一些言語,荀攸看向大儃都,大儃都說道:“他們是在感謝君的大恩,又祈求君不要責(zé)罰公孫瓚將軍。”
第(2/3)頁